《絲海夢尋》向世界向世界傳遞一個夢
東南網11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 常剛)
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聚集了八方來客,各國游人、商人等在這里游玩、經商、生活。舞劇《絲海夢尋》,展現的正是古老刺桐港的這一盛況。
如今,亞洲藝術節在泉州舉行,各國來賓以“海絲”的名義,又一次齊聚刺桐城。此時,《絲海夢尋》再次上演,讓他們重溫了“海絲”的宏大與輝煌。
與歷史相遇,傳遞的是同一個夢想:平等、和平、友誼、包容。
筑夢
與歷史相遇
9日,大型舞劇《絲海夢尋》回到了它的“故鄉”泉州。亞洲藝術節上,曲折而又勵志的“海絲”故事再次上演——
800年前,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刺桐港活躍著一支“通遠舟師”。一天,船長阿海受命遠航波斯去開拓新的航線。漫漫征途中,船隊遭遇風暴襲擊,為保護波斯王子哈馬迪,阿海不幸遇難。十幾年后,他的妻子桐花毅然決然地為兒子小海穿上阿海的水手號衣,期待著新一代刺桐人能圓父輩的夢,把海上絲綢之路延伸下去。
看完舞劇,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告訴記者:“這部劇之前在聯合國、歐美以及其他國家表演,都受到熱烈歡迎。它再現了古老的絲綢之路,為連接泉州與世界、福建與世界、中國與世界,為當代絲綢之路發展作出了貢獻。”
宋元時期,福建泉州等沿海地區云集了各國使者與商賈,東西方文明在此交流融合,刺桐港成為當時的東方第一大港。《絲海夢尋》正是取材于此,以生動的劇情展現了福建在開辟海上絲綢之路、溝通各大洲商貿往來、維系東西方文化交融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回到取材地,《絲海夢尋》也帶回了極富特色的地方元素。舞臺上,水手酒后的一段拍胸舞,極富閩南特色;當地的彩婆舞、元宵舞、木偶戲等民俗元素,也巧妙地融于劇情之中。
“為了配合亞洲藝術節在泉州舉行,舞劇中的泉州元素也多了些,比如我們在主持詞上增加了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介紹。”省歌舞劇院院長孫礫告訴記者,“在亞藝節舞臺上,我們突出‘夢’這個主題,希望通過這部劇,傳遞出中華民族的堅強和剛毅,傳遞出‘海絲’的和平友誼之夢。”
傳夢
讓世界了解“海絲”精神
《絲海夢尋》獻演亞藝節,距2014年8月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已相隔一年多。
“這一年多來,我們已到世界各地訪問演出了50余場。” 孫礫說。
讓“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民情風俗也融入劇中,成為該劇的一大看點。“我們每到一個海絲國家或地區,就會學習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服裝、道具,讓劇中的異域元素更加接近、更加真實。”孫礫說,“劇中妙音鳥的頭飾,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論證、修改、化妝了無數次,通過不斷完善,我們希望每個‘海絲’沿線國家的觀眾在觀看時,都能找到他們自己相近文化的影子,找到共鳴點。”
向世界傳播“海絲”精神,是舞劇《絲海夢尋》的責任。
孫礫回憶,讓他感到特別忐忑的一次演出,是今年4月在比利時向歐盟總部獻演。演出全程,觀眾極其安靜。當時他想:是不是文化的障礙讓他們無法理解,或是看懂了卻無法接受?但謝幕的狀況讓人震撼,現場突然響起爆發式的掌聲,觀眾久久不肯離去。“這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但也讓我們看到,這部戲是能夠走出去的。”
而在法國巴黎演出時,許多歐洲觀眾竟熱淚盈眶地看劇。“有一家媒體問一位法國觀眾,你能看懂嗎?他回答,不但看得懂,而且是流著淚從頭看到尾的,因為舞劇沒有語言障礙,講的是人的真情實感。”孫礫說,“劇中還有中國算盤、瓷器、茶葉等富有民族代表性的東西,這是外國觀眾所喜愛的。”
“更重要的是,外國觀眾通過《絲海夢尋》,能夠了解東方、了解中國,了解海上絲綢之路,了解‘海絲’所反映出來的宏偉廣闊的胸懷;同時能夠讓他們知道,雖然這是800年前的故事,但是現在,我們還在走海上絲綢之路,和平和友誼依然在傳承。”孫礫說。
圓夢
文化“矩陣”再出發
近日,《絲海夢尋》又收到來自新加坡、意大利以及東南亞國家的邀請;此外,2016年赴日本、澳洲及其他“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演出也已列入安排。
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發祥地和重要起點,有著豐富的海洋文化底蘊,擁有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鄭和七下西洋的重要駐泊和出發地——福州長樂太平港,以及明朝中后期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漳州月港。在國家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大背景下,福建承擔著重要的責任。
與此同時,作為我國文博史上最大規模的“海絲”文物聯展,“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也已在世界各地展開巡展,成為福建推廣“海絲”文化品牌的又一重要載體;3D電影《絲海夢尋》將在年內開拍;福州、漳州、泉州正與兄弟城市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福建正在實施以大型舞劇《絲海夢尋》為龍頭,帶動全省“海絲”題材文藝精品創作的“海絲”文化藝術精品工程,將打造越來越多具有福建特色、面向世界表達、反映“海絲”題材的優秀劇(節)目,并探索形成常態化赴“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巡演的機制,推動形成福建“海絲”文化藝術精品集群效應。
隨著我省“海絲”文化“矩陣”的形成,“海絲”文化品牌的深入人心,福建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更趨頻繁,“海絲”之夢也將傳遞得更加久遠。
巡演之路
2014年8月24日,大型舞劇《絲海夢尋》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在北京藝術界引起巨大反響。
2014年10月27日,《絲海夢尋》亮相澳門,在澳門第三屆世界旅游經濟論壇期間獻演。
2015年2月4日晚(紐約當地時間),《絲海夢尋》亮相聯合國總部大會廳,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來自俄羅斯、英國、西班牙等安理會成員國及其他聯合國會員國的100多位使節、有關國際組織代表、聯合國秘書處高級官員、華僑華人等約2000人觀看了演出。
2015年4月21日,《絲海夢尋》在位于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精彩上演,掌聲如潮。
2015年4月25日,為慶祝中歐建交40周年,《絲海夢尋》在比利時新魯汶劇院演出,演出結束后,觀眾久久不愿離去。
2015年5月30日,《絲海夢尋》在臺灣高雄佛光山上演。6月4日走進臺灣高校,在臺灣藝術大學表演廳演出。
2015年9月25日至27日,《絲海夢尋》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連演四場,香港各界人士1000多人觀看演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