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企改革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失誤,是寬容還是嚴懲不貸?查詢企業的行賄犯罪檔案,手續能否更簡便些?在近日市人民檢察院出臺的《關于服務保障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國企單位關注的這些涉法涉訴問題都有了權威回應。快來看看檢方怎么說、今后打算怎么做。
服務 企業查詢行賄犯罪檔案可網上預約
《意見》共有十條,服務保障國企依然是主題之一。
今后,市檢察院將建立常態聯系機制,建立專人定向聯系國有企業制度,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將搭建便捷服務平臺,著力提升服務效能。對廣大企業參加投標活動需提供的行賄犯罪檔案證明材料,市檢察院已在探索將相應的查詢窗口植入行政服務中心,與其他政務業務同一平臺開放、服務。下一步,檢方將推行互聯網或微信平臺預約服務,節省企業查詢行賄犯罪檔案的時間。
對侵害國有企業權益的案件,市檢察院將綜合運用抗訴、檢察建議、違法調查等手段加強法律監督;將深入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對負有國有資產保護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作為而造成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檢方將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反腐 不法商人將被嚴懲
如何保護國有資產安全、加大懲治腐敗力度,《意見》里講得細,明確傳遞了重拳反腐的決心。
眼下國企改革深入推進,出現了混合所有制、國有資本授權經營等多種經營新模式。對此,市檢察院表示,將堅決查辦借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之機,貪污挪用國有資產、失職瀆職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等職務犯罪,推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嚴懲“圍獵”國家工作人員、并從中獲取巨額不正當利益的不法商人。當然,“對于改革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偏差甚至造成一定損失的行為,在依法處理的前提下,給予必要的寬容度,保護改革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最體現檢方公正情懷的是,“對涉及國有企業及其工作人員的舉報,要認真調查核實,對查明確屬受到錯告或誣告的,及時澄清事實、消除影響,依法嚴肅查辦誣告陷害者”。
保護 助力金改建設
創新驅動戰略是經濟領域的主旋律。對此,市檢察院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在依法查辦科技成果轉化和收益管理領域職務犯罪的同時,積極探索有效的知識產權法律保障方式。目前該院已成立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研究中心,下月將召開專題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支招。
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銀行及企業都不輕松。市檢察院將協同人民銀行建立合作辦案機制,加大對洗錢和利用離岸公司或地下錢莊轉移贓款案件的打擊力度;加強刑事法律政策與金融管理政策法規的研究、銜接,明確金融犯罪定性、定罪標準;同時,審慎處置在金融監管改革、金融創新過程中出現的新類型案件。
同樣,市檢察院將更加注重涉企案件的辦案方式方法,防止因司法不當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本報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 曾閩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