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一塊文化豐饒的土地。1998年,為搭建一個集中展示亞洲各國人民優秀文化藝術成果的平臺,經國務院批準,文化部創辦了亞洲藝術節。今年,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系列活動將于11月8日—15日在泉州舉行。
回顧前十三屆亞洲藝術節,亞細亞將博大的胸襟和傳承千古的熱情融化在民族藝術中,陶醉了膚色各異、國籍不一的賓客。
展示亞洲多國藝術
亞洲藝術節主要以展現亞洲古老、傳統的民族藝術為主,歷屆藝術節都挖掘出不少亞洲藝術絕活。第一屆藝術節時,滑稽喜劇藝術“日本狂言”和獨樹一幟的“越南水上木偶”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緬甸歌舞團的表演更是把源自唐代、現已在中國失傳的“驃國樂”帶到世人面前。
第六屆亞藝節,觀眾則看到了來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卡拉里帕亞特的傳統拳擊、格斗,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拳法之一。另外,斯里蘭卡康提舞、韓國太平舞等獨具特色的民族藝術也在本屆藝術節上亮相。
2007年在江蘇舉行的第九屆亞洲藝術節上,韓國國立唱劇團演員在江蘇如皋大劇院表演了唱劇《清》。唱劇是韓國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原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說唱形式,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說唱藝人將一人多角、長篇獨演的形式逐漸改變為多人多角演唱。但各個角色分唱不多,仍以旁唱者導唱為主,并未完全擺脫說唱形式的局限。由于唱是它的主要部分,故被稱為“唱劇”。
融合中國地方特色
主題為“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的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于2009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舉行。規模宏大的蒙古族傳統那達慕大會,盛況空前的花車巡游和各國藝術團體行街表演,別開生面的亞洲藝術攝影展、國際美術展、駐華使館藏品展、中國少數民族非遺展……這是亞洲藝術節首次在中西部地區,也是首次在少數民族地區舉行,讓海內外來賓感受到這片草原上,文化藝術正花開如霞。
2013年,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開幕式在昆明舉行,云南特有的地域風情成為演出的一大亮色。彝族原生態歌舞《跳菜》跳躍、歡快,熱情奔放的歌聲和舞步讓現場瞬時“熱”了起來。壓軸的民族組舞《滿庭芳》中,《木屐舞》《踩云彩》《佤族甩發舞》等展現出云南各民族和諧共處、百花齊放的歡樂場面。
在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上,泉州將帶來哪些獨具地方特色的節目呢?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繼續關注本報亞洲藝術節相關報道。□泉州網-泉州晚報 記者 許雅玲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