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日訊 深圳警方日前透露,正與多家征信機構聯合建立交通參與者征信體系,擬將闖紅燈納入征信記錄,讓交通違法與個人信用貸款、買房等掛鉤。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
其實從多年前開始,福建省多個地區已開始籌備將交通違法記錄納入征信體系,但目前僅莆田警方推出“黑名單”制度,下月起,行人闖紅燈將記入交警部門內部管理系統,可能影響市民出國開證明及子女報考公安部隊的院校等。
如何有效遏制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莆田乃至深圳的做法,能否在福建省大范圍推行?
按法律規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規定的,處警告或處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對此,福建省交警人士介紹,實際執法效果不明顯,首先是處罰金額低,難達到震懾效果;在攔下后,違法者會以沒帶身份證,或拒絕出示身份證配合執法。
交警人士介紹,全國各地均有類似情況,如何有效遏制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成為一個全國性交通管理難題。近年來,在國內其他城市,將交通違法納入個人征信體系的呼聲不時傳出。
而記者了解到,從多年前開始,福建省多地就已開始籌備交通征信體系,欲將交通違法記入公民征信體系。但因種種原因,大部分地區仍停留在研討階段。
目前福建省僅莆田警方推出交通違法“黑名單”制度,個人交通違法將被記入公安交警部門的內部管理系統,在公民需要開具征信記錄時,相關交通違法將會出現在證明上。
莆田率先推行闖紅燈“黑名單”
昨日,記者從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從9月1日起,莆田中心城區將利用高清視頻監控探頭等,開展摩托車、助力車、電動車交通違法和行人闖紅燈專項整治。根據部署,9月份為宣傳造勢階段,交警將對不戴頭盔、不按道行駛等輕微違法行為和行人闖紅燈以勸導、教育為主,并將“黑名單”的影響廣而告之;10月1日至年底,嚴查嚴處,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將被記入“黑名單”。
目前,莆田交警部門已在公安網上建立了違法數據庫,多次交通違法將給予行政警告乃至更嚴重的處罰,公務人員違法還會與其單位的文明單位評比相關。而針對交警勸導無效,多次闖紅燈違法的行人,予以行政警告處理的同時,莆田交警部門正在與其他相關部門促成合作,以后,列入黑名單的違法者想出國需要開具無犯罪證明,或子女想就讀公安大學和部隊院校等都將受影響。
闖紅燈掛鉤征信 需立法先行
行人闖紅燈影響征信記錄,可否在全省大范圍推行?對此,相關部門人士表示,盡管相關部門一直在探索,但真正實現掛鉤征信記錄,依舊存在一定的難度。
“社會征信體系涉及面很廣,如果行人闖紅燈影響征信記錄,要真的作為社會管理手段,應該先立法,之后還需要多部門配合。”相關人士表示,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很早便擁有立法權,因此在推行該舉措時有一定的優勢;但福建省不少城市卻沒有相關條件。
除了立法之外,社會征信記錄還涉及多個部門、單位,因此需多方協調配合;如要大范圍推行,大數據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條件都需要長時間統籌,因此短期內很難實現大范圍推行。”而對于各地的醞釀和躍躍欲試,相關人士認為,可能更多只是停留在與部分單位合作,對部分行為存在影響和限制,并不是真正意義上地納入社會征信記錄。(海都記者 陳恭璋 夏雨晴 陳盛鐘 毛朝青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