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意義上講,我們在睡覺時應該是枕頸而不是枕頭。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枕頭時頸椎是懸空的,睡熟后,負責保護頸椎的韌帶、肌肉群、關節(jié)囊等放松了,久而久之,頸椎的生理曲度就會消失甚至反向彎曲,從而引起相應的椎間關節(jié)錯位,若是刺激到椎動脈和脊神經(jīng),就會出現(xiàn)腦供血不足、眩暈、頭痛、失眠等不適。
所以,建議大家睡覺時最好選用合適的頸椎枕,放在頸部下面,以保持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
睡枕高度要合適
通常情況下,頸椎病病人睡枕的適宜高度以8-9厘米、長度以50-60厘米較為合適,但具體尺寸還要根據(jù)每個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頸部生理弧度而定。肩寬體胖者睡枕可略高一些,瘦小的人則可稍低些。
睡眠習慣對確定睡枕的高度也有影響,習慣仰睡的人,其睡枕高度應以壓縮后與自己的拳頭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為拳高標準)相等為宜;而習慣側睡的人,其睡枕高度應以壓縮后與自己的一側肩高度一致為宜。當然,無論仰睡、側睡都能保持頸部正常生理弧度的睡枕是最理想的。
一般來說,患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的人有時需要睡高枕;患低血壓、貧血的人則有時需要睡低枕。如何判斷自己的睡枕是高了還是低了呢?方法很簡單:如果排除患病因素,出現(xiàn)頸部酸痛、頭痛、頭暈、耳鳴及失眠等神經(jīng)衰弱的情況,或是睡覺睡到一半感到手腳麻木,那很有可能就是睡枕太高了。如果臨睡前沒有喝水,但醒來后發(fā)現(xiàn)面部浮腫,這可能是睡枕過低,引起頭部輕微充血導致的。
睡枕透氣很重要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人在睡眠狀態(tài)時,頭部的溫度要比軀干的溫度低2-3攝氏度,這是人體生理上的自然要求。這就要求我們選擇的睡枕要有一定的透氣性和散熱功效,以保證我們的睡眠暢快。
此外,一個好睡枕的彈性還要適中,因為過硬的睡枕會使睡枕與頸部的接觸面積縮小,壓強增大,感覺不舒服;但如果睡枕太軟,則難以保持一定的高度,頸肌容易疲勞,也不利于睡眠,并且頭陷其中,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
什么樣的睡枕最理想呢?我們傳統(tǒng)上習慣往睡枕里填加蕎麥皮,這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填充決明子、蠶砂、谷物等也不錯。這些睡枕既可以保證透氣性良好,彈性也適中,還有清熱降溫的作用。 (王絡)
1、本網(wǎng)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wǎng)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