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曾經轟轟烈烈的新三板掛牌數量屢創新高,先是成功超越滬深兩市家數,隨后總量突破3000家,但是成交量極度萎縮,流動性陷入困境。近日,東海證券成功登陸新三板,再次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金融企業陸續掛牌新三板無疑為低迷的市場提振了信心。
不過,自4月底以來的深幅調整已經令新三板持續遇冷,三板做市指數從4月14日的最高2673點下跌至7月初的最低1103點,跌幅達58.73%,隨后企穩,但是成交量持續萎縮。一些此前曾于行情高點發起定向增發的企業股價已跌破定增價,出現大面積破發。來自方正證券的統計表明,截至7月20日,今年1月1日以來新三板掛牌企業共完成799次定向增發,4月上旬至今,新三板調整時間長達三個多月,其中有84家掛牌企業7月20日收盤股價已經跌破最近一次的定增價格。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三板市場不斷擴容與大面積的破發,短期出現畸形現象。能否走出困境,市場各方都在等待相關制度的落地,如果市場持續低迷,不排除會倒逼政策的提速。
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新三板市場近3個多月的調整,個股股價的下跌,交易量的萎縮,使流動性功能幾乎喪失,而大面積破發是一種現象,其背后反應是融資功能的喪失。新三板本是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而現在則出現了畸形狀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