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麗虹 實習生葉秋云)13日是今年“入伏”首日,泉州氣溫持續升高,記者走訪中心市區多家醫院發現,數百名市民到醫院排隊貼“三伏灸”的第一帖。
上午9點多,記者在泉州市中醫院六樓針灸科看到,許多市民排隊等候貼敷第一帖。“三伏灸”適用于體虛易感冒、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虛寒性胃痛等疾病,每年需連續治療3次以上,連續治療3年為1個療程。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孩子患有慢性鼻炎,這是她第二次帶9歲的女兒到醫院貼“三伏灸”。去年貼完感覺效果顯著。
記者看到,市民在接受藥貼時,需要裸露背部,扇風保持清涼,醫生再在背上找準穴位按摩,將背部刮紅,然后在不同穴位貼上6塊“三伏灸”。醫護人員陳小姐提醒,“三伏灸”不一定在初伏首日貼,提前或推后幾天也不會影響效果。
下午,記者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針灸科看到,不少市民冒著酷熱來貼“三伏灸”。該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鄒女士介紹,一天下來,大概有150位市民前來貼“三伏灸”,由于藥方不同,他們的“三伏灸”,成人只要貼4個小時,小孩貼2個小時就可以撕下來,貼完6個小時后可以用溫水洗澡。需要提醒的是,在“三伏灸”治療期間,市民不要食用冰鎮的飲料和食物,否則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