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破除對個體和企業創新的種種束縛,借改革實現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局面。不少懷揣著夢想的草根青年,再次走上了創業的道路。那么,“草根創業”應該如何選擇行業,如何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如何創新營銷提升業績?本期民企觀察站邀請三位創業青年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創業經驗。 □本期主持人 記者林艷騰
不做不熟悉的行業
主持人:一個要創業的人,在行動之前常常會問,該從事哪一行業?
余克彬:行業的選擇要緊跟市場。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兼職做招生代表,跑遍三明、泉州兩地100多所學校,熟悉培訓市場。那時候,泉州中小學培訓正起步,我大學畢業后就成立培訓機構,進軍這個市場?;叵肫饋?,創業要選擇自己得心應手的工作來做,有信心、有資源、有把握,當然,如果在選擇行業的時候能爭取到行業內的導師參與,將事半功倍。
林文聰:真正想創業,又希望比較有把握的話,一定要對某一行業愈熟愈好,不要光憑想象、沖勁、理想做事。我創業從事的主要是知識產權與企業綜合服務等工作,創業之前十余年,我在多家企業打工,摸清摸熟行業情況。雖然這比較花時間,但總比開業后花錢買經驗好。
林云程:不要為創業而創業。我選擇生態農業+休閑農業,最主要的是我喜歡這樣的行業,農村的孩子對農村特別有感情?,F在,投資農業就等于投資未來,特別是像德化,除了做好精品瓷都外,還有打造大泉州后花園、美麗鄉村以及海西生態游的戰略部署,時勢讓我回到農村。
眾籌成就創業資金
主持人:創業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在這個征程中,遇到資金、資源緊缺或是其他困難、困惑時,如何應對?
余克彬:創業艱難百戰多,什么樣的問題都有可能遇上,選擇創業,要有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思想準備。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冷靜,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也不要把一時的得失看得太重,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解決問題要把握全局,把握方向。
林文聰:有一家機構做了調查:要想創業成功,哪些因素最重要?結果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資金。清華創業園的一份調查也表明:80%的大學生認為“阻礙自己創業的最大原因是資金”。“草根創業”,并非投資金額很多的傳統制造業,更多的是服務業,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項目好,不用擔心資金問題,我們就通過眾籌獲得創業資金。最困難的都解決了,還有什么不能解決的呢?
林云程:投資農業,和很多城市創業不一樣,在創業過程中遇到諸如資金匱乏、農事技術缺乏、缺少營銷推廣及市場開發經驗、缺乏供應鏈品質管理經驗等,特別是還有輿論壓力,部分鄉鄰不理解甚至冷嘲熱諷。好在政策支持大眾創業,如農業部門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政策支持貼息貸款等,部分化解創業難題。
創新成就創業夢想
主持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是時代主題,創業中如何培育創新意識呢?
余克彬:年輕人創業具有激情和善于學習的優勢,同時由于經驗上的欠缺會有很多劣勢,因此青年創業要善于積累經驗、學會把握客戶并要有一定的市場意識。而在創業的初始,就要有培育品牌的意識,把自己擺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換位和處理營銷的事情。
林文聰:之前在企業十多年的打工經歷,主要從事企業內部管理、人力資源和行政等,讓我知道了企業需要什么。創業中,針對企業的需要,創新性地設置項目,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如為客戶注冊公司、項目申報、企業認證、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等中介服務,讓客戶更省心。
林云程:創新商業模式,在鄉下創立基地,學習農作食材,自行生產銷售部分農產品,積極發展記錄食材的萌芽、生長、成熟、采收、手作等過程,制作食材味蕾體驗的食譜。在銷售上,利用新媒體,如在微信朋友圈推廣、點對點定向推薦。
用創業的心態工作
泉州是創業者的樂園,這里生活著一群做夢都想要當老板的年輕人。按大眾的理解,創業是自己開辦一個企業或者與人合伙一起開辦一個企業,為自己打工。如此,從某種角度上講,并非每個人都適合創業。
但是,創業的心態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如果你公司的主管或是老板讓你去負責一件事情,你也認為這件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為自己打工”,努力把它做到極致,這就是創業的心態,雖然你并不是公司的股東。
沒有創業的心態,又邁不開創業的步伐,心里就會認為是給公司打工,給老板打工。以這樣的心態工作,容易開小差,業績上不來,進而與公司、老板相互積怨,陷入惡性循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業,不僅是開辦公司,更是需要用創業的心態工作,人人為自己打工,快樂工作。 (林艷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