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金植 通訊員葉杰琪)夏季天氣炎熱,是各種“高溫職業病”多發季節。昨日,記者從市安監局獲悉,夏季要謹防“高溫職業病”,在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確保安全。
夏季易發生職業性中暑
夏季高溫環境下作業,很容易發生職業性中暑。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等。
此外,在高溫天氣下,用人單位還必須為勞動者落實降溫措施,增配降溫設備,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配備個人防護用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預防職業性中暑的發生。高溫季節還會使得有機溶劑揮發性明顯增強,化學毒物易經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引起中毒。對于使用有機溶劑的電子產品制造、皮革箱包與鞋業制造、木質家具制造、化工等行業,安監部門要求工作場所要加強通風,減少有機物揮發,勞動者也要按要求堅持佩戴防毒口罩,穿戴防護服和防護手套。
戶外作業不宜長期暴曬
據介紹,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是產生中暑,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及出現熱傷風、腹瀉和皮膚過敏等疾病。預防高溫中暑,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面對高溫天氣,要做好防暑工作,千萬不能處于長期暴曬的狀態下,適當借助雨傘等遮擋陽光。值得一提的是,在飲食方面,由于夏季出汗多,消化功能減弱,食欲不佳,因此應多補充水分,飲食清淡,多溫熱熟食、少冷飲生食。此外,需要進行室外工作和活動的市民,應盡量避開烈日熾熱的正午,最好攜帶一些涼茶、藿香正氣液等清涼解暑的藥品,以防中暑。
用人單位要做好應對
面對高溫天氣,用人單位該如何應對呢?市安監局介紹,一是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措施;二是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休息時間、降低勞動強度;三是為勞動者提供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供給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藥品,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配有椅子的休息場所;四是要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演習;五是在勞動者出現中暑癥狀時,立即采取救助措施,把病情嚴重者及時送醫治療。
同時,作業人員在操作時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按照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作業,才能免受職業傷害,預防工傷事故發生;在勞動期間也要注意休息、飲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