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昨日狂瀉5.77%,本周跌12.07%,為歷史第三大周跌幅; 近三周連續下挫28.64%,半年成果幾乎耗盡,監管層繼續出招應對——
即使利好連連,A股仍未能破解下跌魔咒。周五,滬指跳水跌超6%。早盤低開后大幅震蕩,一度下探至3629點。午后發力上攻至3927點,隨后再次下跌,一路跌至3700點下方。煤炭、地產、鋼鐵、石油、有色、金融等權重股大跌,市場黯然。滬指單周跌12.07%,為歷史第三大周跌幅;滬指近三周連續下挫28.64%,周線“三連陰”,上半年的上漲成果基本已經煙消云散。
【市況直擊】
“環保綠”籠罩兩市
兩市逾1400股跌停
盤面顯示,昨日跌停個股仍多達1400多只,“千股跌停”基本已經成為近期常態。
昨日多元金融板塊跌停,煤炭股重挫9.9%,電力股跌9.7%,中國核電再度跌停。地產、鋼鐵、石油、有色股跌超8%,銀行、券商、保險股幾近集體做空。兩市2100余只個股繼續回調,1400只個股跌停,僅剩139只非ST個股維持漲勢。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收3686.92點,跌225.85點,跌幅5.77%,成交6480.54億元;深成指報收12246.06點,跌678.13點,跌幅5.25%,成交5050.97億元。創業板指報收2605.28點,跌44.04點,跌幅1.66%,成交1283.26億元。
雖然近期大盤暴跌一行三會緊急出手救市,且不少公司大股東紛紛增持給予市場信心、國家隊也大力出手護盤。但在恐慌情緒下,A股非但沒有好的反彈起色,反而變本加厲式出逃,經過周四殺跌后,周五更進一步暴跌,千股跌停式股災也持續蔓延。
【救市新政】
證監會再出兩大利好
央行繼續“放水”
在昨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決定證金公司大幅增資擴股,由現有股東進行增資,由現有240億元增資到1000億元,增資擴股后,證金公司還將多渠道籌集資金,用于擴大業務規模,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針對暫停IPO,張曉軍在會上表示,企業通過IPO來募集資金是資本市場一項基本功能,考慮到近期市場情況,證監會將相應減少IPO企業的家數和節奏,7月上旬已經安排10家企業IPO,募資金額較6月份相應減少。
張曉軍還稱,證監會盡快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實現資本市場良性發展。實現多渠道境內外的長期資金進入中國市場。
事實上,國務院近日正式批準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設立方案,該基金也將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實體經濟發展將迎來“活水”。根據方案,該基金總規模預計為3000億元。首期1000億元,存續期限5至10年,投資期后可發起設立后續基金。基金投資形式主要包括上市和非上市股權、優先股、債權、資產證券化產品,以及股權基金、并購基金、夾層基金等各類投資基金。
此外,證券時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央匯金已入市操作。
同時,央行繼續放水,續作中期借貸便利操作2500億元。3日,14家金融機構中期借貸便利3845億元到期,其中11家金融機構提出了續作申請,人民銀行滿足了這些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需求,當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2500億元,期限6個月,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誰在做空】
4支力量或是罪魁
中金所出面狙擊
昨日央行《金融時報》點名摩根士丹利惡意做空。文章認為,以摩根士丹利為代表的國際大型投行煽風點火,先煽動散戶入市,后激發散戶的恐慌心理令其自相踩踏。其目的是不想看到中國成為資本大國和金融強國,阻礙中國經濟轉型,渴望看到中國借力資本市場的戰略落空。
雖然外資近期大肆唱空A股,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現有機制下,外資做空A股難度很大。“它們更多的是價值投資,偏向藍籌股,而且在股指期貨中只能做套保交易。”前海明躍基金董事長張敏表示,QFII、RQFII的投資運作均有監管部門嚴格管理,其做空幾無可能。而且日前中金所以及證監會對此已經直接否定了。
與市場內傳言外資做空A股截然相反,業內人士認為做空力量更多可能來自國內資本。市場認為,不排除4種力量的出現以及共振:做空力量首推券商的融資盤。據統計,本次市場上總共有2萬億融資盤,一度推動指數快速上漲。當大盤下跌的時候,這些融資盤也會變成下跌的力量,滾雪球效應導致了這輪暴跌。其次是場外配資,很多散戶利用場外配資也就是利用杠桿,成倍放大收益。此輪暴跌,基本上消滅高杠桿的配資資金。第三個是融券,在股票快速恐慌下跌的過程中,會吸引融券的介入,因為門檻高,所以資金體量較大,它們的力量會使下跌更加肆無忌憚。最后則是股指期貨。股指期貨是一種對沖工具,當出現明顯的下跌趨勢時,大資金股票持倉者就會持有股指期貨空單來對沖風險,造成股指期貨快速下跌,此外部分做空的投機者也會利用賣出現貨拉低標的指數獲取更大利益,這無形中也加速了大盤下跌。
最新消息,昨日晚間國泰君安官網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暫停融券券源供給,對融券客戶異常交易行為進行嚴格監控。
此外,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周五通過其官方微博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市場異常交易監管,對各合約交易量、持倉量前50名的客戶進行重點排查,防范和打擊惡意做空行為,嚴厲查處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政策交易秩序。為抑制短線過度交易,對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按照報單委托量差異化收取交易費用,擬于8月1日前組織實施。
【后市研判】
救市仍需持續
耐心等待止跌
A股本輪暴跌短期力度可謂是歷史罕見的,無論是2007年牛市時“5·30”式的大暴跌,還是2008年熊市時深幅調整,其短期力度都遠不及本次。滬指短短15日便暴跌達28%,深成指與創業板指更是暴跌達33%與37.44%。
短期如此罕見的暴跌,不僅把場外配資盤全部打爆,當前甚至危及到了券商兩融1∶2、甚至是1∶1的資金,而這里面的資金不光有券商,還有保險和銀行的錢,如果出現風險暴露,問題也將向其他機構傳染,從而造成更大的踩踏式下跌。
對于后市,民族證券認為,市場的底部需要不斷夯實,投資者的情緒也需要足夠的時間來修復,場外配資也需要合理的時間來清理,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預計短線大盤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過,在足夠的利好政策不斷疊加之后,必然會對大盤形成正面的影響,一旦“去杠桿”的行動結束,場內負面情緒將基本出清。目前經濟轉型、創業創新、國企改革和地方政府改革、長期利率下行等牛市邏輯并未發生根本改變,前期的快速下跌已促使管理層頻繁出手,以提振市場信心。如果后市盤面繼續走弱,將引發維穩升級,監管層繼續打出更強力的救市組合拳的概率較大。因此,投資者此時不宜過分恐慌,可耐心等待股市止跌企穩。
(宗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