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就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提出了五方面具體支持措施。業內認為,這些政策旨在營造更加寬松、便利的發展環境,將有效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這一新興業態健康快速發展。
去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
比增三成多
近年來我國外貿增速放緩,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正逐漸成為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約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3%。其中,出口占比約85.4%。
“跨境電商縮短了傳統的供應鏈,有效降低中間環節成本,是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新渠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中小微企業借助電商平臺參與全球貿易,直接面對客戶個性化需求,有助于他們從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這與“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大方向相符。
正是順應這種新形勢,我國近年密集出臺服務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措施。僅今年5月份以來,國務院就已先后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商務部也制定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鼓勵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態度。
完善電商支付結算管理
帶來多重利好
業內人士指出,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客觀上對物流、通關、支付、結算等環節提出新需求,而監管方式的滯后使一些跨境電商經營者游走于“灰色地帶”,這不僅制約了行業健康發展,也給正常的貿易秩序帶來隱患。此次出臺的意見,聚焦困擾跨境電商發展的深層次障礙,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關、檢、稅、匯、金融五個方面的支持措施。
例如,意見明確:規范進出口稅收政策,繼續落實現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稅收政策,按照有利于拉動國內消費、公平競爭、促進發展和加強進口稅收管理的原則,制訂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同時,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穩妥推進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鼓勵境內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業務。
“對我們來說電商出口業務結匯一直是個難題,此次發布的新措施無疑是利好,希望相關實施細則盡快落地。”浙江義烏的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企業正計劃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希望相關稅收政策盡早明確。
發展外貿綜合服務平臺
讓小企業享受大服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教授王健表示,企業競爭力不強、人才儲備不足也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升跨境電商進出口環節便利化水平外,此次出臺的意見還就培育一批公共平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自建平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培訓,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和加強多雙邊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阿里巴巴旗下一達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副總經理肖鋒認為,過去有的外貿企業由于規模小而無法獲得優惠的流通服務待遇,通過發展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讓小企業享受大服務,通過改善交易條件、簡化交易流程、提供信用保障,更多中小微企業將有機會走上前臺直接面對國際消費者,有利于做大做強自有品牌。 (新華)
相關新聞
經營類電商外資 持股可達100%
工信部宣布
據新華社電 工信部19日發布《關于放開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經營類電子商務)外資股比限制的通告》,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放開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外資持股比例可至100%。
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是電信增值業務的一種,需向政府申請增值電信業務許可,主要指經營類電子商務。此次全面放開外資持股比例,意味著逐步放開電子商務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未來將有外資企業參與全面競爭。這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市場競爭,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今年1月,工信部發布通告,決定在上海自貿區內試點放開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的外資股權比例限制,此次則將范圍擴至全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