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黃文珍 通訊員劉詩雄)灌溉是農業發展的根本,而電灌站則為“天公不作美”時,灌溉區為農作物“喝飽水”提供保障。日前,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泉州市晉江仕頭泵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項目通過驗收,成為我市首家引入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電灌站,以此提高電灌站運行的可靠性,提升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引水渠監控全覆蓋
站在晉江仕頭電灌站的中控室,技術人員劉勝煒正坐在計算機前實時查看引水渠周圍的動態。他的正對面,一個超大屏幕的顯示器掛在墻上,引水渠每一個角落的“風吹草動”都清晰地盡入現場人員的眼簾。
“這是遠程監控引水渠的控制系統。”仕頭電灌站站長賴建設站在電灌站前手指前方介紹,從前一個電灌站起始至仕頭電灌站進水池,共有3公里的引水渠,大約每160米即安裝一個攝像頭,共安裝了16個。這些攝像頭可以360°無死角旋轉,引水渠周圍一切動向都能第一時間傳送到中控室。“不論是渠道水流狀況,還是渠道周邊的生態狀況,都能夠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實時記錄,為保障渠道安全保駕護航。”
據了解,仕頭電灌站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農業灌溉區域覆蓋晉江西園、磁灶、內坑、安海等4個鄉鎮36個村落,灌溉主干渠長達27.1公里,農田灌溉面積達4.36萬畝。
賴建設透露,接下來預計渠道上游也將安裝監控器,逐漸實現布點監控的全覆蓋,為各種渠道信息及時準確上報提供技術支持。
一鍵點擊機組開機一步到位
事實上,除了遠程監控渠道安全之外,按照“少人值守”的原則,仕頭電灌站還引入了機組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系統。
“過去啟動電動機組,既要有工作人員開啟樹立在電動機邊上的機柜按鈕,又要有工作人員打開電動機上的安全閥門。”賴建設介紹。
劉勝煒告訴記者,比如,以開啟電動機的第一個環節,抽取真空為例,在抽取真空過程中,以前工作人員必須雙眼緊盯著真空閥門旁的儀表盤,達到指定壓力值后才能抽水。由于儀表盤只有刻度,無法顯示精確的數值,因此常常由于真空抽取不到位,進水池中的水無法提取進入上渠道。“在抽取真空這一環節常常需要重復好幾次,工作效率也隨之下降。”
而如今,無論是電動機的開啟與關閉,還是提水前抽取真空,抑或是水勢、流量的控制等方面數據的采集,通過點擊中控室里的計算機鼠標就能夠一鍵集中完成。
負責此次泵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項目的武漢立方科技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小陳現場演示了一遍。“你只需盯著計算機,一步步看著它完成就好。”賴建設笑著對記者說,計算機實現了設備自動化運轉和數據自主采集等,減輕了運行人員的工作強度。
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分布在渠道各處大大小小為數眾多的電灌站,為我市農業灌溉發揮著功不可沒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電灌站存在著技術落后等問題,制約了其經濟效益的發揮,晉江仕頭電灌站泵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項目驗收的通過,將開啟我市電灌站逐步邁向現代化的步伐。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