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規模壯大,帶動快遞業迅速發展。圖為快遞員搬運貨物。(新華)
2014年,泉州獲批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成為泉州打造海西電子商務工貿融合之城的新起點。來自泉州市電商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1420億元,比增33.7%,其中網絡零售額212.53億元,占全市社會零售總額9.71%。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泉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豐富的產業資源奠定了泉州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圍繞優勢產業,產業帶特色館相繼設立。2014年6月,新華都與阿里巴巴共同開通了泉州產業帶頻道,主要以鞋、烏龍茶、茶具等品類為主,目前已入駐企業853家,入駐產品94.46萬種。泉品匯、石獅休閑男裝館、泉州運動鞋服品牌館、德化陶瓷館相繼成立,將地方產業特色推廣至全國。
品牌企業對電商的重視度進一步提升,全市已有超過8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涉足電子商務,九牧廚衛、七匹狼、特步、安踏、九牧王、木林森、八馬茶葉等一批傳統企業紛紛探索推進O2O和C2B等變革,主動擁抱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
僅在2014年“雙十一”大促當天,泉州企業當天網絡銷售額超過21.6億元,全省地級市排名第一,其中,傳統企業完成網絡零售額達17.6億元,占全市當天網絡零售額的81.5%。傳統品牌積極轉型的同時,網絡品牌也逐漸崛起,在2014年雙十一大促活動中,邁途戶外,傳奇保羅服飾、歐倫堡男鞋、西瑞皮鞋、中閩弘泰茶葉、唐豐茶具等眾多網絡品牌銷量猛增,品牌價值得到快速提升。
同樣受益于產業集群優勢的還有農村電商。2014年12月,我市17個村被阿里巴巴認定為“淘寶村”,占全省28個的60.7%,其中安溪縣尚卿鄉被認定為“淘寶鎮”。依托當地的產業優勢,一個個淘寶村脫穎而出,帶動地方產業的同時,也譜寫了電商助農、電商富農的新篇章。
標桿帶動 示范輻射效應明顯
示范工程項目為泉州電商的發展樹立了標桿和龍頭。2014年,我市通過組織實施電子商務示范園區、示范企業、領軍人物和創業青年等示范工程項目,選出一批基礎扎實、成長性好的企業,集中相關政策措施,進行重點支持和培育。
17家網絡品牌企業、3個電子商務平臺、7個電子商務集聚區、2個電子商務村項目,4個電子商務服務業項目,11個市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5個電子商務示范園區,5個電子商務領軍人物、9個電商創業青年……先行者、領頭羊的成功經驗,增強了泉州電子商務的區域引導、行業輻射和產業帶動能力。
通過優化電商發展環境、引導和推動標桿企業,泉州電商企業在全省和全國的影響力也日益強化。福建省訊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環球鞋網)、茶多網絡(安溪)有限公司(茶多網)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全省僅三家獲此殊榮;豐澤區、晉江市、石獅市、安溪縣和德化縣等5個縣(市、區)被省商務廳認定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占全省11個45.5%;福建一品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福建派活園科技信息股份公司5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占全省15家30%,泉州市憨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巨研商貿有限公司被認定省級電子商務優秀服務企業,占全省3家66.7%。
軟硬結合 營造電商發展氛圍
除了原本擁有的產業集群優勢外,政府在軟硬環境上的營造,是泉州互聯網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
在軟環境上,我市在《泉州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3-2015年)》、《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的基礎上,2014年年初出臺了《關于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設立電子商務專項資金,從政策上給予獎勵和扶持。此外,每年舉行的電子商務高峰論壇,提升了泉州電子商務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已經連續開展三年的“電子商務在行動”,讓更多地企業了解并重視電商;電子商務精細化管理培訓、主題沙龍,以及走進標桿電商企業活動,則促進了電商企業抱團學習、取長補短。
在硬環境上,先后建成鯉城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基地、豐澤區領SHOW天地電子商務產業基地、石獅(海西)電子商務園、德化陶瓷電子商務園和安溪弘橋智谷電子商務園等10個電商園區(基地),已投入使用的電商園區總面積近4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超千家,成為推動電商發展的有力載體。
電商基礎配套產業的完善,解決了電商發展的瓶頸。通過積極引進快遞服務企業,推進中國智能骨干網核心節點項目建設,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超過全省三分之一,2014年全年快遞業務單量累計達2.59億件,全國排名第11位,位居福建省第一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