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眾籌分為農產品眾籌和農場眾籌。在泉州,一家企業正試圖嘗試通過農業眾籌,將農產品推向除泉州以外的其他市場
在農業領域,傳統生產——銷售的模式是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的主要方式。隨著眾籌模式的興起,傳統農業產業鏈環節正在被打破,由銷量決定生產的農業時代有望到來。
生產與市場錯位
日前舉行的大武夷農特產品泉州展銷推介會上,參展商共收獲了4000萬元的訂單,日均2000萬元的訂單足見消費者對大武夷農特產品的喜愛。在展會的第一天,陳經銷售豬雞鮮肉、雞鴨蛋就賣斷貨了,因為事前不知道產品在泉州的銷售情況,加上鮮肉保質期有限,陳經不敢帶太多的產品。
刁桂華是南平市天天鮮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次展銷會她帶來了100箱的玉米汁和麥芽汁,展銷會的第一天產品就幾乎銷售一空,不少消費者只能現場付款等待產品郵寄。
陳經和刁桂華遇到的問題,從側面反映了當前大多數農產品生產者所面臨的困擾。一方面因為市場信息不夠暢通,農民無法預估市場銷量,農產品產量無法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生產,最后可能導致產品滯銷或供不應求兩種極端情況。
農產品生產周期長,投入成本高,受基礎設施水平、自然災害、病蟲害等影響較大,生產較為脆弱。如果可以事先預估市場需求,根據訂單進行生產,農民可以大大降低生產經營風險。
讓銷量決定生產
對農產品尤其是對保鮮要求高的果蔬、生鮮產品,傳統的生產——銷售模式已逐漸顯露弊端,一方面是生產和需求不能實現很好的匹配,另一方面是農產品從生產到終端再到餐桌上的中間環節,導致農產品的損耗。有沒有一種方式,讓銷量決定生產?
近幾年眾籌在國內興起,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分支,大眾對眾籌并不陌生,但在農業領域,眾籌則從2014年才開始興起,并試圖重新重構傳統農業產業鏈環節。
農業眾籌分為農產品眾籌和農場眾籌。在泉州,一家企業正試圖嘗試通過農業眾籌,將農產品推向除泉州以外的其他市場。
“農產品有很強的周期性,必須找一個大市場來消化產品。”福建智慧淘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明雍告訴記者,目前農產品消化有幾種模式,預約式、眾籌式和直接消費式等,傳統的消費方式是第三種,而現在他們在嘗試的是預約式和眾籌式消費。
“我們已經在做的有預約式消費。”邱明雍說,通過建立自有的線上平臺,將定制的農產品套餐推向消費者,消費者選擇配送周期,比如一周配送一次,每次配送的農產品可供家庭消費一周,進行線上下單后,生產基地將直接采摘農產品,進行打包和種類分配,確保營養均衡后直接送達消費者手中。每一批從基地生產的產品,都經過安全監測,確保產品安全。宅配送的方式砍掉了中間的流通環節,可以延長農產品的保質期。
邱明雍介紹,目前智慧淘城的線上平臺已經從泉州延伸至廈門、深圳、上海和杭州等城市,他們還將嘗試農業眾籌的方式,將農產品消化渠道拓展到更多城市。
現在京東、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眾籌頻道,依托大量的終端城市用戶,農業眾籌有著廣闊的前景。農產品宅配送主要面對的是生活節奏快、時間成本高的白領階層,依托電商平臺的城市終端用戶,消費人群精準,可以極大地節省企業調研成本。“企業最大的成本是在營銷,在電商平臺上進行農業眾籌,一方面可以把產品推向消費者,另一方面可以事先預估當地對農產品宅配送方式的認可度,一旦眾籌成功,項目在當地啟動,參與眾籌的消費者可以獲得超出眾籌金額的產品回報。”邱明雍說。
布局物流網絡
農業眾籌能否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因素在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是否足夠?;ヂ摼W時代的到來讓信息更為暢通,原先掩藏在食品消費背后的生產和流通環節也變得日益透明化,餐桌安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也正是基于此背景,農產品眾籌逐漸興起。
事實上,農產品宅配送的方式對物流的要求很高。農產品從生產基地到消費者手中,物流是確保產品新鮮、安全的關鍵。速途網專欄作者劉曉東在《農業眾籌模式點評》中表示,從物流環節來說,農產品的冷鏈物流在國內方興未艾,以供應端來說,多為個體經營,成本高而且冷鏈物流的效率難以保障。順豐優選依托線下物流的優勢,通過線上交易的水果、肉、水產等生鮮產品超過優選銷售額的50%,由此也可見物流對農產品宅配送的重要性。
不同于普通農業眾籌的是,智慧淘城不僅在武夷山自建了生產基地,還搭建了自己的冷鏈物流。智慧淘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OO馮勁偉介紹,智慧淘城在建的物流有幾種模式,一是搭建骨干物流,比如從產地武夷山到深圳、泉州的骨干物流由自己自建,從泉州冷庫到消費者家中的分支物流則將采取多種靈活方式運作,一部分自建,一部分共建,未來也將嘗試P2P型物流。“社會上有很多閑置物流資源,比如一些小的物流公司,他們的工作飽和度不是很高,我們可以把訂單轉移給他們來做,就像打車軟件有一個App,他們可以接單,消費者收到農產品后可以給評價。”馮勁偉說,自建物流搭建起來,以后可以做的不僅是農產品,比如進口的海鮮、水果等都可以進行宅配送。在與城市電商平臺建立深度合作,還將考慮設立實體店,以農產品直供為主,細分到社區服務店,將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讓給社區店來做。
宅配送市場可期
為了順利上線淘城平臺,智慧淘城在深圳做了一個市場調查。調查結果發現,一些有機蔬菜的價格比宅配送產品價格高近一倍。石獅一家和智慧淘城合作的商家表示,在泉州一些有機蔬菜也比宅配送產品貴。無獨有偶,近期,泉州的一些農業合作社就自發成立了農業電子商務協會,實現農業與電商的全面“聯姻”。
馮勁偉說,線上接單線下配送的方式,可以把產品供應量控制在5%—10%的浮動空間。對保質期要求高的農產品,沒有及時賣掉就要打折處理,實體店運營的成本更高。“宅配送方式通過可調動、可預期的方式,將損耗降低。在用戶量積累到一定程度,規?;洜I成本會下降,到時候這部分利潤會讓利給消費者,產品價格還將下調。”慢山莊的吳經理說,通過宅配送的方式,進口的生鮮、水果等產品將擁有價格優勢。屆時進口水果價格可以以實體店50%—60%的價格送到消費者家中。
盡管農產品宅配送擁有安全、送貨上門等諸多便利,但作為新興的消費模式,市場接受度還有待培育。以泉州市場為例,負責家庭三餐的多是年紀較大的人群,這部分人的線上消費習慣還有待培養。此外,較為悠閑的生活節奏讓泉州人習慣到菜市場買菜,宅配送方式更適合年輕消費群體。“前兩天才有一對老人家到我們公司詢問宅配送服務。”馮勁偉說,“這說明市場還是有的,消費習慣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我們會把有意識的群體先服務好,通過小范圍的產品試用來推廣服務,今年3月還將邀請消費者直接參觀農產品流通環節,從產品生產、保鮮到物流,慢慢把市場做起來。”馮勁偉說,泉州市場和深圳、廈門不一樣,市場需要培育,用戶餐桌安全意識也需要培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