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馬德里商標注冊數居全國地級市第三
產品往哪出口 商標往哪注冊
東南網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通訊員 蘇曉暉)在“走出去”過程中,泉州民企商標保護意識明顯提升。泉州工商部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泉州新增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數125件,同比增長21.9%。截至2014年底,泉州各類企業已完成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數695件,占全省48%,占全國3.6%,總量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三位。
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即根據《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下簡稱《協定》)或《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規定,在馬德里聯盟成員國(或稱“締約方”)間所進行的商標注冊。成員國內企業只需注冊馬德里商標,即可一次性在其選擇、指定的其他成員國內獲得商標知識產權保護。
泉州是我省民營經濟中心。上世紀90年代末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以來,一大批泉企品牌意識高漲,先后完成在國內創牌的初始階段。然而,近年來在實行“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部分泉企缺乏對國際通行規則的認識,對《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了解甚少,頻繁遭遇銷售國的個人或市場主體搶注,個別泉企蒙受巨大損失。
面對這一情況,泉州市加快政策引導。2013年6月,泉州制定《商標品牌國際化指導方案》,對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企業施行獎勵政策,對單個商標新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的企業,按每件商標注冊費的80%給予獎勵;依據《協定》申請商標國際注冊的,對每一國注冊成功一次性給予2000元獎勵。
前些年,電壁爐產品出口大戶泉州亞倫集團在拓展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市場的過程中,就遭遇多起商標被銷售國企業搶注的事件,付出沉重代價。痛定思痛,去年初,在泉州工商部門協助下,亞倫集團通過注冊馬德里商標,迅速獲得20多個成員國的商標權保護。
“完成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后,我們拓展海外市場時沒有被侵權的顧慮,步子邁得更踏實了。”亞倫集團董事長陳芳林對記者說。
去年2月,泉州市政府還與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簽訂《關于支持泉州市企業商標國際注冊工作協作備忘錄》,從支持辦理商標國際注冊、支持收購國際品牌、快速辦理馬德里國際注冊申請等方面,對泉州企業給予更高層面政策支持。
政策暖風吹來,泉州企業商標國際注冊積極性顯著增強,“產品出口到哪里,商標先注冊到哪里”的理念日益得到認同和推廣。據統計,目前,泉州已有近400家外貿出口型企業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約占該類企業總數25%。
記者點評>>>
商標權保護是“出海”前提
□本報記者 何金
眾多泉企爭相注冊馬德里國際商標,是民族品牌順應規則、規避風險、主動適應新常態的先鋒剪影。當下,完成國內創牌的一批泉州企業,已全面開啟國際化征程。在這一過程中,商標保護是萬事前提、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小視。
泉州工商局局長陳開基表示,助推企業商標國際注冊的目的之一,就是推動泉州品牌盡快國際化,消化過剩產能。這意味著,泉州已經把商標權保護擺在賺取真金白銀的前面。
當前,我國已經把知識產權和品牌保護提至國家戰略層面,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市場競爭也將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商標和品牌,正是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濃縮,是技術、質量、服務、文化的符號,是參與世界質量型、差異化競爭的鑰匙,是主動適應、引領新常態的杠桿。而泉州的知名商標品牌,更凝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制造”篳路藍縷的創業史,個中價值難以估量。
換個角度看,泉州品牌在海外遭搶注固然遺憾,卻也證明“泉州制造”正在向“泉州創造”轉變,不再僅靠價格優勢打天下,而是已擁有令人艷羨的品牌價值。新常態下,我省必將有更多企業從“制造”步入“創造”梯隊,并借此開拓海外市場。我們希望這些企業能未雨綢繆,珍惜來之不易的品牌價值,將商標權視為走向世界的立命之本,而非錦上添花的裝飾打扮。從這個意義上說,泉企再次為我省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范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