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磚作為石材與陶瓷的結合體,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裝潢材料 ( 邱雅婷/圖)
業內指出,石磚產品是石材與陶瓷的結合體,既保留天然石材硬度、紋理等特質,又加入陶瓷吸水性強的優點,以后有可能成為精裝修新選擇
□商報記者 黃偉毅
近幾年來,石材行業不斷向高端化沖刺。環保建材、復合建材等不斷涌現,而石磚作為石材與陶瓷的結合體,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裝潢材料。
石材與陶瓷的融合
創新,無疑是近幾年南安石材行業的一個重要關鍵詞。面對行業內日益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傳統石材加工模式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少,一些企業開始尋找石材新的可能性。
“如今,不少石材加工領域已經浸淫了一二十年,但如今石材產業同質化競爭過于激烈,迫切需要尋找一個與眾不同的增長點,來保證長期發展的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經過對市場的考察和調研,決定將石磚作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宗藝石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少友介紹說。但對于南安的石材產業來說,石磚這一產品并不是新興事物。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擁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了,并遠銷韓日。以1993年為例,出口韓國的石磚產品就占其需求總量的95%。“傳統的石磚,一直處于初加工階段,也沒有形成品牌化經營,遠不能滿足如今市場的需求。”一位從事石材行業的多年的人士說道。
與傳統石磚產品不同,現在的石磚產品是石材與陶瓷的結合體,既保留天然石材硬度、紋理等特質,又加入陶瓷吸水性強的優點。“以前酒店、會所等大堂大多采用大理石作為裝飾材料,但防水性不足導致需要后續的翻修。而且,石磚的款式、紋路等更為豐富和精致,可供選擇更多。”一家展廳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推行標準化生產
不僅產品的研發上與陶瓷存在共通,在生產環節上,石磚也與瓷磚一樣推行標準化生產。最早涉足石磚標準化的當屬新東源石業,如今已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化戰略體系,涵括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可以說,標準化生產是石磚生產企業目前所推行的模式。
傳統石材大多是訂單式加工模式,即根據買方的數量、規格等要求進行批量加工。石磚產品要區別于大理石等傳統石材產品,就不能繼續延續這一生產模式,而跟鞋服、瓷磚等產業一樣,走標準化生產、庫存化生產的道路。石磚公司只要專注于幾個系列產品的生產,這樣才能實現生產流程的簡化,實現大規模化生產,并達到節約生產資源和加快生產效率的要求。同時,集中向市場進行系列產品的推介,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引導市場的作用。用石材行業內的話來說,就是“引導消費者,教育市場。”
而標準化不僅體現在生產環節,在后期的銷售展示中同樣沿用標準化的概念。目前,石磚產品大多建立專門的展廳進行直觀、全面的展示,如同服裝店一樣,供消費者自由選用。業內人士指出:“這種營銷方式所需要的成本比較大,從前期裝修到成型,一家展廳的費用都要上百萬,再加上后續產品的進駐。而且,目前我們在各地的展廳還是采用直營的模式進行布局。基于此,我們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進行展廳的設立。每年提供展示的樣品,也是統一發送的。”
設計群體成營銷助力
在產品的定位上,石磚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針對酒店、會所等精裝修客戶。因此,在營銷方面,除了設立專門的展廳之外,聯動設計師團體也是目前常態的營銷方式。
對石磚企業來說,希望能營造成這樣一種裝修模式:在早期設計中,通過內部設計師團隊或邀請外來設計師對今后的流行趨勢進行預測,并融入企業文化,以此形成數個系列的產品。推廣階段,則由合作的設計師或者干脆就是企業成立的裝潢公司,在方案階段就對消費者提供建議;消費者認可后,即可直接前往展廳進行挑選心儀的產品。
“因此,我們一直很注重與設計師團隊的互動,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在專業的設計師網絡上組織宣傳、推介活動;還有一種就是組織設計師沙龍,邀請知名設計師聚集一堂,對石磚產品有直觀的了解,同時他們在沙龍也會談一些獨特的設計理念,這些理念也會轉化到產品的研發與設計當中。”呂少友說道。與鞋服行業一樣,石磚企業也會每年定期舉辦幾次產品發布會,借此發布公司的新品流行。而設計師們,自然也是發布會的常客,同時也是宣傳的一個重要媒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