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過休閑食品,如今專注于調味品的生產,泉州市食品協會會長吳文富參與并見證著泉州食品行業的萌芽與發展。2013年的國內食品市場進入了相對低潮期,但泉州食品行業卻實現了逆市發展。“這與泉州食品界發展初期就保持至今的自主創新精神有關。”吳文富說:“泉州食品企業家一直將品質當成品牌的基礎,從早年開始就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精神。”
□早報記者/王宇靜 實習生/吳迪 文/圖
看過去
保持闖勁
不懈創新
泉州食品行業在30多年前便開始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當時的創業者有不少已經轉行,但是整個行業的生命力卻依然旺盛,哪怕面對的是如今這么激烈的市場競爭、疲軟的市場大環境。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泉州食企多年堅持的安全理念已經深入民心。吳文富提到,食企老板對于科技水平的應用,對于品質的提升,從來都是不惜重金的。“大家都由內而外地珍惜自己的品牌,愛護自己的產品。”吳文富說,多年來甚至養成了互相較勁的習慣,看到哪家企業在產品、生產方面有長處了,就互相學習,不甘落后。
除了舍得投入、愛學習之外,推動食品行業逐步向千億產業目標靠近的另外一個動力是:闖勁!吳文富提到,雖然現在不少企業都在自己原先擅長的領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他們并不保守,依然保持著創業時的闖勁。可以看到,近年來烘焙食企開始嘗試做糖果、生產飲料,而糖果企業也不斷推出烘焙新品,每多一項品類,在超市里就能多一個“展位”,銷售量可能也就多一個拉升點。投入新設備,嚴把品質關;善于學習借鑒、不斷創新發展;多品牌發力,保持闖勁。泉州食企不僅僅是在做食品,他們同時還是在“建大廈”,是在做品牌。“這就是我們能夠保持激情向千億產業目標沖刺的原因。”作為泉州市食品協會會長,吳文富感到自豪。
看現在
名聲在外
水平領先
在提到當前泉州食品行業還存在著哪些問題與不足時,吳文富思考了許久。“無論是作為第一代的食品創業者,還是作為資深會長,我都希望整個行業能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為此,他認為目前對于行業來說,最重要的是應該形成一種社會共識,即對愛護本地品牌企業的共識。
“要知道,在多年堅持高標準的前提下,泉州食品行業的生產水平、品質都是遙遙領先于國內其他產區,可是經過了解發現,這些名氣在外的泉州食品品牌,在本地的影響力卻有限。”他說。
“有一次我穿了一件泉州品牌的衣服,家人竟然說我土,讓我脫了。”吳文富說,那還是一家上市服裝企業的產品,同樣,在泉州的商超里,泉州品牌食品的受歡迎程度也遠不如外來食品。“大家都知道食品企業的品牌維護成本很高,有時甚至可以用脆弱來形容,而可以令品牌堅強的保證,就來自于消費者的喜愛與肯定。”吳文富說,對企業而言要多創造機會,多在家鄉市民面前亮相,讓父老鄉親了解企業。對消費者對市民而言,也應該將對企業品牌的認識上升到愛家鄉、了解故鄉的層面上,要知道“民營經濟活躍”也是泉州的特色之一。
吳文富特別提到了此次泉州晚報社參與主辦的“市民最喜愛的品牌企業”評選活動。“這類活動就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有利于進一步拉近企業與市民之間的距離。”吳文富說。
看未來
建大食品城
拉升產業
提到未來,吳文富惦記的是大到足夠拉升產業動力的食品城項目建設。對于這個構想,他早在七八年前就曾召集多位業界的領軍企業老總研究,大家都認為應該有一個集研發、設備、包裝、成品展示、原輔材料供應為一體的食品大市場。可是多年過去了,雖然經過努力,也建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批發市場,對于行業也有不小的幫助,但是這些距離吳文富心中的大市場還有相當的距離。
“至少要有幾百畝的規模才足夠支持未來的發展。”吳文富說,國內的江蘇、廣東等地都有相關的大市場,這些市場幫助食企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勢資源。而從石獅服裝城及晉江鞋都的成功經驗也不難看出,大市場對于整個行業的助推作用有多大。
“一項設計、一個想法,進入食品城之后可以通過全產業鏈的配合,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成品,這樣的速度才能適應未來的市場需求。”吳文富說,這與服裝城或鞋都一樣,在配套產能的配合下,才能讓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徹底,相互促進的效果更明顯。雖然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吳文富的大食品城市場構想還沒能有新的進展,但他在新的一年里依然會繼續推進這個項目的落地,他認為這也是他作為會長的責任。
“新的一年,企業依舊會你追我趕向前發展,會走得更穩更快。因為我們的企業已經看到了先進的發展方式,認識到了經營企業品牌的重要性。新的一年里,企業在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也會朝著更科學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吳文富對新的一年滿懷希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