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經濟網10月15日訊 (通訊員陳文謀 見習記者鄭明堃)記者從泉州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泉州檢驗檢疫局在對1批申報重量20.1488萬噸、貨值1.5762億美元的沙特阿拉伯進口原油檢驗鑒定中,發現該批原油短重達1836噸、貨值143.59萬美元,其中重量短少率高達9.11‰,其中短重重量和貨值均創1993年以來福建口岸進口原油檢驗鑒定歷史之最。
經綜合裝貨港、卸貨港、承載方及貨主的相關情況,泉州檢驗檢疫局認定該批次原油短重是由于卸貨港檢測密度比裝貨港提供的密度小所致。目前,該局已出具證書,協助收貨人對外索賠。
泉州系國家規劃的九大煉油基地之一,在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于2009年11月建成投產后,年煉油能力從原來的400萬噸,提高到現在的1200萬噸。
泉州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進口原油頻繁出現短重問題。主要原因是,發貨方按照數重量溢短千分之五以內免責的國際慣例打擦邊球,有意控制允許誤差下限,發貨港發貨不足造成短重;部分原油卸貨時的實驗室檢測密度比發貨港檢測數據偏小,導致最終的重量短少;卸貨時船方操作不當,致使船艙、管線留有殘油,未能完全掃凈等。
為此,泉州檢驗檢疫局積極響應福建省大港口、大通關、大物流建設要求,創新優化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檢驗監管措施,加強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的檢驗監管,嚴格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商品數重量檢驗鑒定管理辦法》,確保計量結果的公正準確,努力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累計1993年以來,泉州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鑒定進口原油1323批、9041.77萬噸、455.84億美元,其中檢驗鑒定發現原油短重達161批、重量達64404噸,共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達2249.57萬美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