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已鮮見倒流壺,而在清代,倒流壺是風靡一時的壺式之一,常用做酒壺。德化許回成先生,就收藏了一個清代早期的倒流壺,上繪有精致的山水人物圖案。
許先生展示的這款倒流壺,為葫蘆狀,高23厘米,底徑14厘米,葫蘆正面與背面均繪有精致的山水人物圖案,畫中二人坐于樹下對飲,花草鮮美,蝴蝶紛飛,遠山近景,皆歷歷在目,就連流(壺嘴)和柄也繪有花草。其色彩鮮艷,線條流暢,畫風率意逼真。
據介紹,該壺兩側設有流、柄,其造型別致,結構復雜,設計精巧,它的壺蓋是虛設的,不能打開,在壺底中央有一小孔,壺底向上,酒從小孔注入。小孔與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當正置酒壺時,下孔不漏酒。壺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時酒可不溢出。灌水(酒)時要先將壺倒置,把水從壺底中央的小孔中注入壺腹。由于壺內有漏柱與水相隔,將壺放正后,則滴水不漏,顯示了當時的科技水平和制作者高超的技藝。
倒流壺,因壺底中心有一通心管又稱內管壺,是始于宋、遼時期,流行于清代的壺式之一。由于向壺內倒水需從底心管口倒入,又稱倒灌壺、倒裝壺。由于該壺逆反了傳統的壺頂注水法,而是把壺倒過來,將水從底部注進壺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稱為倒流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