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來,永春在仙夾、下洋、蓬壺、桃城、吾峰、湖洋等6個試點鄉鎮推行“訪民情、議民生、聚民力、辦民事、請民評”的“五步走”工作法,取得良好成效。
6月25日早上,永春縣蓬壺鎮觀山村蘇桂珠黨員服務點內坐滿了村民,蘇桂珠正為一位老人量血壓。
“她這里,不僅有免費的醫療服務,還能代辦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支付、代辦證件等,真是方便。”村民蘇祖超說。
觀山村在山上,距鎮區4公里多。村里青年大多出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為方便老人辦事,鎮里決定發揮村里無職黨員的作用,設置黨員服務點。得知這一消息后,開辦診所的蘇桂珠主動報名,這就有了蘇桂珠黨員服務點。
設置黨員服務點,是永春縣開展“五步走”活動的一個縮影。
“‘五步走’是永春縣推進‘四下基層’的一個重要載體,以此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說。
據介紹,訪民情,即領導包片聯村重點訪、干部掛村聯組逐戶訪、黨員設點聯戶隨時訪;議民生,即聯席會議提方案、干群會議商方案、黨委會議定方案;聚民力,即亮目標聚人心、亮責任聚眾力、亮實績聚士氣;辦民事,即業務工作分工辦、中心工作分組辦、應急工作集中辦;請民評,即月點評、季小評、年總評。
在“五步走”活動中,永春依托全縣1761個黨員服務點,通過發放民情連心卡、設置流動意見箱等辦法,收集群眾意見,并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與在外打工的農民溝通,征求他們對家鄉發展的建議。
仙夾、下洋、湖洋等鄉鎮的干部遍訪所有村及農戶,共收集到意見建議4200多條,涉及生產生活、就醫就學、社會保障等方方面面。收集整理意見后,當地都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走訪走出實效。
仙夾鎮東里村村道是上世紀90年代初華僑捐建的,路寬3米左右。“鎮村干部入戶走訪時,村民都建議拓寬村道,后來很快就改造了。”村民鄭元月說,“干部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事,前段時間還邀請大家對鎮村工作進行點評。”
“致富星”“幫帶星”“誠信星”……下洋鎮下洋村大力開展無職黨員“爭星”活動,“上崗”黨員想事、議事、管事、辦事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目前,全村共有60多名無職黨員主動“上崗”,齊心架起聯系群眾的“連心橋”。
蓬壺、桃城、吾峰等鄉鎮推行民事代辦制度,設立便民服務站點,開通便民服務熱線,各村工作隊成員和村干部兼任代辦員,按受理、代辦、回復三個程序,收轉農民群眾上報審批、申請辦理的各種事項。
“現在,群眾遇到急事難事,電話一打,干部就服務到家。”桃城鎮桃東社區居民老鄭說。(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施由森 林育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