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成結構調整的重要推手
6月的安溪,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在該縣各個項目建設工地上,奔涌著一股股建設發展的熱潮。重點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民生工程建設,處處呈現出健康而強勁的發展勢頭。
時間回撥至春暖花開的4月。
省領導到安溪考察時,在深入茶鄉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審時度勢,叮囑安溪全縣黨員干部:“安溪發展,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產品、品牌、產業組織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在做大規模的同時,更加重視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這個叮囑,觸動安溪人敏感的神經。彼時,放眼全省,安溪在全省縣域經濟排名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放眼全縣,這近3000平方公里熱土上,項目遍地開花,安溪正處在從量變躍至質變的產業提升關口。
為此,安溪迅速在全縣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憂患意識大討論,執政者在自我審視過程中,又一次重新打量這片土地。審視之后,此時的安溪,正以看準了就大干一場的決斷,瞄準產業布局“偏重、偏低、偏小、偏散”硬傷,運籌帷幄,上演一場由弱到強的產業質變。
昔日的茶鄉,盡管高樓住宅項目拔地而起,但是缺乏大型綜合性的商業項目,旅游項目尚未形成規模。這折射的正是服務業的“短板”。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商業大鱷瞄準安溪市場,寶龍城市廣場等一批城市重要商圈加快形成;隨著溫泉世界綜合開發項目、歐洲之星嘉年華綜合娛樂休閑項目、媽祖文化經貿園等等項目“開動”,一個全新旅游集群已現雛形,安溪正孕育發展成為新一代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人氣熱土。
堅實的土地,是撐桿一躍的底氣。在這一理念鞭策下,安溪傳統產業放慢腳步,沉下來“技改”,為從低到高的撐桿一躍,積蓄著力量:縣委縣政府大手筆兌現專項資金近15億元,扶持企業技術改造、自主創新;優先安排1000多畝土地幫助泰興特紙、雅思達電器等50多家企業完成技改擴建。
技改項目的順利推進,有效提升了發展質態,為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打下了堅實基礎,更為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增添了“底氣”:三安鋼鐵、三元集發、緯璇織造等55個技改擴建項目已陸續進入投產期,今年以來有15家傳統企業產值、稅收增幅超過50%,新唐信等10多家家居工藝企業積極技改擴營,春交會工藝品訂貨額同比增長5%。
打破產業布局“偏小”瓶頸,強力推進大項目是必由之路。為此,安溪人緊盯業界強者。去年,成功引進IBM、惠普等世界500強企業、臺灣百大企業旺旺集團乳品生產線,累計引進資金超過300億元。今年以來,已有珈偉照明、閩南文化旅游城等11個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140多億元,還有華電(福建)風電等7個在談項目,總投資80多億元。隨著一個又一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安溪的產業結構調整日漸優化,重大項目正成為結構調整的重要推手。
“至2015年,我們的目標是,培育年產值超百億元企業1家以上,超10億元企業15家以上,超億元企業100家以上,形成1至2個產值超100億元、5至7個產值超50億元的大產業。”縣委書記朱團能說,安溪已點燃千億產業、百億企業的夢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