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網購和品牌化運作的雙重影響
前幾年,鞋服零售行業的倍速擴張,成就了泉州市區南俊路、打錫街、涂門街等商圈的繁華。但經歷了去年電商“雙十一”、“雙十二”等網購狂歡后,這些實體零售店被打了重重一拳。南新房產南俊路門店店長林志民分析,“網購對實體零售的沖擊實在太大”。據了解,該門店主營商業地產,對泉州市區的店鋪和商圈頗有研究。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莊燕玲,她認為,與鞋服零售受沖擊相比,網購反而利于餐飲業擴張。“受網購影響,實體店的客流量大不如前,但是團購等促銷方式能刺激餐飲業發展。”易嘉房產南俊新街門店一名置業經理認為,不管電商如何發展,人們總要到現實中的餐館吃飯。莊燕玲說,目前泉州成功的餐飲店,利潤多數在50%左右,有的毛利率達到了70%。相對于零售行業,需要實體店消費體驗的餐飲業正處于行業上升期。
作為餐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泉州小吃業在近兩年的品牌化、連鎖化運作,成為餐飲業擴張下的一個縮影。從去年年底開始,“秉正石花膏”不止在天后宮能吃到,在泉州市區泉秀街、田安路、南俊路也能找到。許多老字號牛肉店重新裝修,做起了連鎖店。“泉州的核心商業的空置店面,為餐飲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解女士是淳百味沙縣小吃連鎖店的閩南區運營總監,她認為,在核心商業街建立旗艦店的發展模式,有助于區域內的餐飲業發展。
【展望】盲目擴張的隱憂
在記者的采訪中,也有業內人士對泉州餐飲業的擴張表示憂慮。
“不同商業街區的功能定位不同,并非都適合餐飲業。”林志民認為,泉州市區的一些傳統零售街區,原本就適合逛街,停車并不方便。目前,東街、南俊路、九一街仍適合實體零售店,中山路則適合冷飲小吃。
“如果只是開幾家門店,還談不上運營上的變革。要開幾十家店,就是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解女士認為,從小吃業的角度來看,規模化擴張之后不能再靠感覺經營,而需要信息化運作,有充足的資金、人才等支撐,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去年年底,“淳百味”在迅速擴張之后也曾遭遇人才瓶頸,后來通過加強培訓系統,最終補上了這一短板。“所以不管是加盟還是直營,都要避免盲目擴張,必須提前準備好下一步所需的各種資源。”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