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草庵是重要的摩尼教遺址
多項最紀錄,提高宗教博物館含金量
泉州還有個挺有含金量的名字,叫“世界宗教博物館”。讓筱信跟您具體說說,這都有啥含金量。
在泉州,佛有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東西塔,東叫鎮國塔,西叫仁壽塔;道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老君巖,“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是道教中不得不提的老子石像;位于晉江的摩尼教石刻遺址,是一座全國獨一無二的摩尼教遺址。
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清凈寺,在泉州涂門街,它還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呢。靈山圣墓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高徒三賢四賢埋骨之地,至今都是海內外穆斯林景仰、朝拜的地方。
這里還有為宗教文物付出大段光陰的“愛石人”——泉州宗教石刻考古專家吳文良與兒子吳幼雄兩代人,為那些飽經風霜的宗教石刻,提供了庇護。因為他們,那講給每一代人聽的宗教春秋,才在現實世界里,找到了歷史的印記。
平民百姓家,龐大民間信仰不可忽視
在閩南生活的時間長了,很多人的生活無意識地與宗教相連。在閩南人生活的每一部分,幾乎都能看到宗教的痕跡,它存在于南建、南拳,甚至在南音南戲里,你也能找到其身影。
除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閩南龐大的民間信仰,不得不提。
“在民間信仰中,人們祭拜的主要有英雄、清官、祖先,還有為民做好事、為國捐軀的人。”吳幼雄老人分析,民間信仰是中國特有的宗教形式,都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結合佛、道思想,教人忠孝仁義。
舊時,每個鄉村民間信仰的主持者,一般都是村里的老舉人、老秀才或者鄉紳,這些人從小受儒家傳統教育,為此,主持宗教儀式時,會以儒家思想來教化鄉民。吳幼雄說,民間信仰與宗教不同,不受嚴格的教規、教義的限制,能夠隨著社會進步而變化,能夠適時地調節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的穩定。幾乎每種宗教的儀式都有迷信成分,但是吳幼雄更肯定的是宗教信仰的積極因素,他覺得,恰恰是積極因素的作用,才使宗教信仰能深植于閩南人骨髓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