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難點
政企合力構建小微企業服務體系
泉州金改伊始,就明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要破題。
如今,政府正發起設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設立由財政和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的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共擔資金。
各銀行金融機構也迅速行動,如晉江市政府和泉州銀行正在力推小微企業“無縫續貸”,企業貸款免歸還手續直接續期;建行泉州分行推出小微企業“助保貸”,企業只要提供信貸額度40%的抵押品,繳納2%的保證金,就可以獲得貸款;招商銀行推出小微企業“信用貸”,對于500萬元以下的貸款,免抵押、免擔保;晉江成立近40家依托商會、行業協會的“小微合作社”。各銀行還加快了股權、知識產權等質押貸款步伐,已經或正在辦理的質押企業超過20家。
與此同時,泉州正在加快構建多元化的地方金融組織體系。據初步統計,自金改獲批以來,泉州已獲批籌建一系列金控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等。此外,泉州正在推動籌建小貸公司15家,注冊資金將超過50億元,中交海西100億元基金、人保投資集團15億元基金也基本走完審批程序,即將落地泉州。
打通通道
促進民間資本陽光化
讓民間資本參與、設立各類金融和準金融機構,是促進民間資本規范化、陽光化的一個主要渠道。為此,泉州正在籌建若干家民間資本登記管理中心,力圖通過規范化的引導和運作,促進借貸雙方的利益最大化和流入實體經濟。
即將投入運行的海峽股權交易中心預計兩年內將有一兩百家企業受益,直接融資規模超過50億元。金融資產交易所也在積極籌建之中。此外,我市還在構建全市面向民企的重大建設項目庫,積極申請民間資本辦醫療機構、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等試點,力圖打破民間投資玻璃門、彈簧門。
促進民間資本陽光化,還吸引了臺灣的關注。“我們希望能把泉州打造成‘兩岸實體金融合作的橋頭堡’!”上個月,在我市組團赴臺灣考察的過程中,臺灣相關部門與金融機構代表將目光投向了泉州金改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廣泛共識。如今,我市已正式上報設立首家泉臺合資的證券公司,注冊資金5億元。
加強泉臺金融合作是泉州面臨的又一個極為重要的機遇,可以預見,泉州能夠真正成為兩岸金融合作的橋頭堡,屆時承接的可能不僅僅是大量低成本的資金,還有臺灣累積幾十年的產業及其發展經驗。目前,雙方一些有眼光的企業家已經開始密切接觸,一些金融機構也已派人到泉進行實質性考察和洽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