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外資銀行首都銀行泉州分行正式對外營業。此舉,結束了我省十多年無新外資銀行入駐的歷史。至此,登陸泉州的國內外各類商業銀行已達20家。
在金改大背景下,金融機構競相搶灘泉州。業內人士表示,扎實的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可待挖掘的寶藏。
去年,泉州成為繼溫州、深圳前海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與溫州和前海相比,泉州金改直指服務實體經濟。今年3月,省政府出臺貫徹落實《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建設泉州金融集聚區,推動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泉州設立分支機構、區域總部。
為鼓勵金融機構進駐,上月,泉州市政府出臺《關于鼓勵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對在泉州新注冊或者新入駐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配套服務機構,給予一次性重獎。如,注冊資本在10億元以上(不含10億元)的,超過部分每增加1億元給予200萬元獎勵,最高獎2000萬元。
同時,對新設立或新遷入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配套服務機構,泉州市政府還給予購地、購房或租房補貼。如果是購買自用辦公用房的金融機構總部,最高獎300萬元;如果屬租賃自用辦公用房的金融機構總部,則由受益財政連續5年給予租房補貼。
今年初以來,泉州各商業銀行新設營業網點30多個。目前,全市有近1200個金融營業網點。金融機構向金融服務較薄弱的縣市、中小企業集中地區、臺商投資區等重點開發區域延伸服務的特征越來越明顯。
“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泉州銀監分局局長汪其臻介紹,至2012年12月末,泉州市銀行業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687.94億元,同比增長22.52%,比2012年年初增加861.82億元,同比多增347.94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724.22億元,同比增長18.23%,比2012年年初增加574.22億元,同比多增141.34億元。各項數據顯示,金改,對泉州形成的各類增量資金提升效應明顯,極大地拓寬了泉州企業融資量。
業界表示,金改也使泉州本土銀行成為極大受益者。在外地銀行搶灘泉州的同時,本地法人銀行機構也紛紛向外拓展。如泉州銀行開設漳州分行并籌建廈門分行、石獅農商行籌建漳州支行、南安農村合作銀行在江西省新余市設立村鎮銀行等。(記者 劉益清 何金)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