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市地處東南沿海,面對臺灣海峽,地理條件獨特,是臺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頻發的省份。同時,由于臺灣海峽海況、氣象條件復雜,海上航道繁忙,海上漁船因災受損和意外碰撞等事故時有發生,給沿海漁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建立健全海上漁業船舶應急救助隊伍,提高漁民海上應急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發揮區域性群眾漁業海上應急救助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2010年起,石獅市民間漁業船舶開始參與群眾性漁業船舶應急救助隊伍,承擔起海上搜救任務。此外,為大力提倡和弘揚水上應急搶險救助英勇行為,褒獎搶險救助先進單位和個人,省、泉州市、石獅市專門設立漁船海上救助資金,鼓勵廣大漁民積極參與搶險救助。
在開展漁業互救,打造“平安漁業”中,全市船東船長及漁民群眾應積極主動參與漁業應急救助演練,包括漁船滅火救助和船員落水救助等;配合清理檢查漁船應急救助船載終端數據,保障船載終端與漁業船舶數據的正確匹配和動態鏈接,進一步發揮海洋漁業安全應急指揮系統作用。此外,為避免發生海損事故及增加海上互救成功率,漁船出海前要注意以下事項:船員必須持有效證書,船舶防避碰及定位系統必須開啟,救生和消防設備必須配備,救生筏必須正確安裝,漁船必須編隊航行作業,船員必須隨時做好值班瞭望工作,船舶必須嚴禁超載、超高、超抗風力航行、作業,等等。
一旦遭遇海上事故,我們該怎么辦?1、積極開展自救。海上漁船因突發性險情遇險,應使用一切手段立即發出求救信號,向附近海域船舶、漁業信息站(臺)、鎮、市及海上搜救中心和漁業主管部門請求協助救援,組織船員開展自救,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延緩船舶傾覆、沉沒,危急時首先利用船上配備的救生艇(筏)做好人員安全疏散、轉移工作;2、踴躍參加互救。事故現場附近的漁船,在接到其他漁船的求救信號或漁業主管部門的指令后,在不嚴重危及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積極參與救助遇險船舶和人員。
根據相關要求,石獅市漁業救助也制定了獎懲規定。1、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漁業港航監督處罰管理規定》有關規定,由相關部門依法從重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⑴發生海事肇事逃逸;⑵收到遇險船救助報警信號,既不前往救助又未向村、鎮、邊防、海事、信息岸臺、漁監及漁業主管部門等報告;⑶事故現場附近作業或過往的各類船舶,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不聽從調派、不服從統一救助指揮;⑷因違法行為而延誤救助,導致重、特大水上安全事故,依法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2、對于服從調派,積極參加海上搶險救災的漁業船舶,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漁業船舶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規定,可享受救助補償資金。有突出貢獻者,可予以獎勵。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