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突圍
同樣身處“大考”中的,還有磁灶鎮地方政府。
在磁灶鎮,陶瓷業占比過半,是支柱產業,而煤改氣,對工業產值、財稅等方面影響巨大,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客觀地看,順利踏上轉型升級軌道的企業并不占主體,大量的企業依然在生產傳統的外墻磚。煤改氣下,由于無利可圖,一些企業開始壓縮產能。這對于工業經濟過分倚重陶瓷業的磁灶來說,影響無疑是致命的。
磁灶鎮該怎么辦?
去年以來,當地政府開始謀劃新的發展思路。
磁灶鎮鎮長黃延藝告訴記者,對于陶瓷業的此番調控,磁灶早有準備。
圍繞著“淘汰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的總體思路,該鎮將一些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淘汰出局。在產業轉移大背景下,引導企業向中西部的江西、湖北、湖南以及省內的漳州等地轉移。同時,通過政策扶持,力促本地龍頭企業加快自主創新與技術革新,開發低碳環保型新產品,尋找市場發展新空間。
隨著一批污染型陶瓷企業出局,用地、融資、用工等空間騰了出來。磁灶人開始“騰籠換鳥”。
2011年下半年,由晉江、磁灶兩級政府共同投資開發建設的包裝印刷產業(晉江)基地全面啟動,該基地規劃面積6000畝、總投資70億元。目前,已有大自然彩印等6家印刷龍頭企業投產,產值超過5億元。
這些印刷企業的進入,開始逐漸改變陶瓷業一家獨大的局面,化解煤改氣帶來的產業沖擊。
磁灶鎮位于324國道旁,臨近晉江高速入口,離泉州、晉江中心市區都較近,發展物流等第三產業條件得天獨厚。去年以來,已有順豐快遞、申通快遞等物流龍頭企業在磁灶落戶。磁灶,正在崛起成為泉州、晉江一帶的物流倉儲基地。
這些物流企業的進駐,不僅為磁灶本地的制造業企業提供了服務,更提升了磁灶的服務業比重,優化了磁灶的產業結構。
陶瓷企業總部基地、物流產業基地、印刷產業基地等三大基地,正在成為磁灶新一輪產業突圍和經濟建設的新抓手,極大地改變了該鎮的產業布局和經濟面貌。
盡管煤改氣的沖擊依然較大,但在突圍的路上,磁灶走得踏實,必將走出一片新天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