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開始農時至,茶鄉安溪份外忙。再過一個多月,安溪鐵觀音將開始上市,此時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開始進入茶園,而茶鄉安溪則早已未雨綢繆,從源頭抓起,只為確保每一粒鐵觀音都是放心的。
放心茶,從放心農資開始
春耕備耕時節,正是各種農資采購銷售旺季,而這正是茶葉質量安全管控的源頭。安溪縣供銷合作社充分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通過廠商聯儲、商商聯儲、內部聯儲等聯儲方式,備足農資貨源,儲備的15615噸各種化肥、300多噸農藥,陸續配送到全縣400多個經營網點。
“農戶通過農資購買卡購買農藥,還可享受10%的優惠。”據安溪縣供銷社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社采取公布舉報電話和明碼標價等措施,堅決遏制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的行為。與此同時,加強對各網點的監管力度,嚴把農資進貨、銷售質量關,防止假冒、偽劣商品流入市場,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藥”。
為保障茶葉衛生質量安全,安溪縣對茶園適用農藥公開招標,共招標農藥品種(規格)29個。中標價格比市場價及預算價平均降低了15.3%,包括去年中標保留的75個品種,共有104個農藥品種,基本可以滿足2013年度茶園防治病蟲害用藥需要。
安溪縣農茶局執法人員深入農資經營網點及部分茶園茶山,檢查茶農農藥使用情況,同時聯合安溪縣公安局、人民檢察院等部門,到各產茶鄉鎮舉辦“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農技專家們悉心指導茶農如何鑒別真假農資,還接受種子、茶葉、農技、畜牧、土肥等方面的咨詢,并分發涉及農資識假辨假常識、農業法律法規、先進農業技術知識等宣傳材料,為當地茶農送上一道豐盛的“科技食糧”。
2011年3月,安溪縣正式開通啟動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運用現代信息管理手段,實現農資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產品可召回”的質量可追溯體系。該平臺首創了農資商品條碼制度、農資購買卡制度,解決了以往農資市場流通監督難、農資商品進銷臺賬健全難、問題農資商品溯源難等“三難”問題。
不只是為了“多收三五斗”
早春時節,安溪茶山上處處一派繁忙景象——山腰間“帶狀退茶還林”挖出茶樹種植桂樹、油茶,茶園梯壁、堤埂上栽種黃花菜,茶園測土配方施肥、撒農家肥……從改造茶園大生態、再造茶園小生態到改良土壤,茶農們精心照料著每棵茶樹茁壯成長。
早在春節期間,本是家人回鄉團聚的日子,安溪縣茶葉協會100多名省外分會會長、茶商,卻走進感德茶園,參觀精耕細作的“精致”茶園,實地察地退茶還林,開設竹節溝、截(排)水溝、蓄水池和沉沙池,修建茶園主干道和田間作業道等生態茶園建設,
“了解我縣茶園精細化管理后,我們看到,原產地的茶葉質量很安全。”該縣茶葉協會河南鄭州分會的常務副會長章遠新告訴筆者,這幾年外省的消費者都偏愛傳統正味的鐵觀音,茶園精細化管理能夠大大提升鐵觀音的品質,提高銷售量,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精致管理方式可以保證茶葉原料質量,好的原料需要好的加工能手,再加上好的推手,可以更好地保護安溪鐵觀音。”安溪縣茶葉協會四川省分會會長陳育鑫坦言,他們不僅要銷售茶葉,也要及時帶回消費者的回饋,作為推手,以“銷區”來影響帶動“產區”,推動茶園精細化耕作,引導更多的茶農建設生態茶園、制出好茶。
近幾年來,安溪茶園的面積一直保持在60萬畝左右,不再新增茶園,而把低產茶園改造、土壤改良、生態茶園建設作為茶園基礎管理的重點,不追求增加多少產量,更側重于提高茶葉品質,促進農民增收。
農閑,其實一直都沒閑著
3月19日,安溪縣舉辦烏龍茶質量與安全科技培訓大會,來自國內外茶葉界的專家學者,為全省烏龍茶主產區茶葉種植戶代表及安溪縣的部分茶農,傳授烏龍茶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
從去年秋茶采制完成到今年春茶開采,這大半年的時間,對茶農來說,可以松一口氣,不用像茶季那樣分秒必爭,應該是農閑時分,可事實上,茶農一直都沒有閑著。
去年秋茶上市后,茶園準備“過冬”,茶農們開始對茶園土壤深耕,將表土、雜草及落葉翻入下層,給茶園追施基肥,適當修理,鋪蓋稻草,讓茶樹“溫暖”過冬。同時,抓住消滅越冬蟲源的有利時機,除草清園,摘除越冬卵塊和蟲蛹,剪除病枝病葉并將其集中燒毀,消滅蟲源。
開春以來,春茶采制漸近,感德、西坪、祥華各產茶鄉鎮爭相開設“茶課”,茶農放下茶簍背起書包進學堂,科學種茶、科技興茶正成為茶鄉時尚。
在龍涓鄉,茶農終于有了自己的“職稱”,楊陸平、張順儒、葉秋萍、溫文溪等33名制茶能手,圓了茶葉工程職稱夢,成為全市首批有“名份”的非公茶葉工程師。
去年6月,安溪縣公務員局出臺泉州市首份地方特色產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實施意見,即《泉州市茶葉工程職稱評審實施意見》,開展非公茶葉工程職稱評審,既讓有真本事的茶農或其他涉茶人員,獲得政府授予的法定、規范專業技術稱謂,又能讓茶業龍頭企業有更廣闊的專業技術人才選擇途徑。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