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如果你每天晚上8點后到泉州市區幸福街,會看到不少店面前有一個人蹲坐在店門口,將倉庫的鞋子一雙雙拿出來,換上不同品牌的吊牌、鞋墊和鞋盒。這些換了“馬甲”的鞋子搖身一變,被當成“耐克”、“阿迪達斯”等在網絡出售。
現在,同樣的場景依舊會上演,只是用來包裝的鞋墊和鞋盒上印的字樣發生了變化,從阿迪達斯、耐克之類變成了銳克、路申、東方標馬等自主注冊的商標。
結束“仿牌” 注冊商標
2009年7月,22歲的張銘亮(化名)大專畢業后在幸福街附近的居民樓內租住了一個單間。倚靠著幸福鞋業批發市場,張銘亮在淘寶開了一家運動鞋專賣店,主要經營仿鞋,從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匡威等國際品牌,到安踏、特步、匹克等國內品牌。
一雙耐克的仿鞋,進貨價30—40元,在網絡上能賣50—60元,一雙鞋賺20元。生意好的時候,張銘亮一天可以售出20雙,除去房租,平均一個月的收入維持在5000—6000元。然而,好景不長,從2010年起淘寶開始加大對仿鞋的打擊力度,張銘亮最終不得不放棄經營網店。
在不少網絡零售商開始放棄出售仿鞋的同時,幸福街也開啟了轉型之旅。“大家開始想到要注冊自己的商標,擁有自己的品牌。2010年是高峰期,一年注冊了近兩千個網購產品商標,目前幸福網購商城的2000多個商戶共擁有2700多個商標,平均每家店都有1—2個商標。”幸福街鞋業公會副會長張文革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