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資金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安全出口,新興市場,尤其是亞太的新興市場因為相對穩定而成為它們的目標。”中信銀行總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表示。他還指出,此次熱錢大量涌入香港的一重背景是QE3,另一重背景是中國因素,即外界對中國經濟的“軟著陸”預期以及市場上人民幣升值預期的轉向。
與前期市場上對人民幣一邊倒的貶值預期不同,最近,風向一變,升值預期迅速主導市場情緒。11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詢價盤中再度觸及1%的波幅上限6.2387元,這已是人民幣匯率在6個交易日內第5次觸及“漲停”。而在前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收于6.2372元,創下匯改以來新高。農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期有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而這可能形成一個更大的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除非是其他力量出現了顯著變化,那么升值預期在一定階段內會形成趨勢。
熱錢襲港源于中國因素,似乎也意在中國內地。《明報》、《東方日報》和《信報》等香港媒體分別發表多篇文章認為,熱錢來港的意圖是流入香港的股市和樓市,但這只是第一步,其最終目的是押注人民幣升值,通過香港人民幣市場進入中國內地。廣東省社科院《境外資金在中國大陸異常流動研究》課題組的跟蹤研究和對100多個地下錢莊的監控結果顯示,從9月下旬開始,境外熱錢加大了流入內地的趨勢,并預計10月份國際熱錢流入香港和內地的總量超過9月,熱錢加速流入的勢頭至少延續到今年年底。
劉維明指出,盡管中國金融體系沒有完全開放,熱錢的沖擊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但是資金從香港進入內地的渠道并不能完全堵住,不能排除熱錢偽裝成各種合法渠道流進來。他還特別強調,由于人民幣已經接近均衡匯率水平,此次的人民幣升值并不是新一輪長時間升值的開始,而是此前一輪升值的尾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財政懸崖”問題等風險可能爆發,而一旦市場預期出現變化,不排除熱錢在這輪快速流入之后,再次快速流出。“這種風險,值得監管部門高度警惕。”劉維明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