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心市區中山路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商業街之一,其建筑風格體現了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新華)
泉州通遠閣海絲郵局·非遺傳承中心以郵展形式講述泉州“海絲”歷史文化
漫步古城,不時能看到“中國白·德化瓷”的身影。
茶館中的漆籃、佛手茶
游客可以在古城品嘗肉粽、海蠣煎等特色美食 (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跟著古城講解員夜游泉州(李以健 供圖)
安溪館帶著濃厚的年代感
開元寺東西塔是古城民宿“天臺上的風景”(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政策,12月17日起我國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包括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口岸在內的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允許跨省域旅行,在允許停留的區域內自行安排行程。
中國文旅資源內涵深厚,對于跨文化圈層的海外游客而言,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領略精華、感受魅力,就成為很重要的課題。對此,世遺城市泉州可以很自信地回答:歡迎在泉州古城,一站式領略全市精華。22個世遺點中,鯉城占到8個,加上周邊豐澤、洛江、臺商投資區,占比達一半以上。不僅如此,經過多年建設、完善、提升,這里還集中了全市各地具有特色的非遺和生活方式等,提供一種累不著的“特種兵式”旅行方式。
主題游盡享閩南之美
“南音裊裊,三步一寺,五步一堂,七步一廟。” 在泉州古城分布著眾多“海絲”文化史跡,這里擁有8處世界遺產點,59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3處省級及以上的歷史文化街區。古城內還散布著70處歷史建筑、600多棟古民居,以及眾多的傳統街巷、城墻遺跡、寺院宮廟、傳統商鋪和老宅院。這些史跡讓世人能夠回望燦爛歷史,感受千年古城的文化積淀。漫步街巷間,仿佛穿梭于時光隧道,每一塊磚瓦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在泉州古城,你可以行走于各個精華景點、美食街區以及民俗文化展示區域,探索古城亮點,深入地了解、體驗多元文化、閩南風情。比如,探訪開元寺、清凈寺、洛陽橋等文化地標,進行多元文化深度游。對于美食愛好者來說,泉州古城是一個適合探尋美味的地方。泉州的美食種類繁多,每一道傳統的閩南小吃都讓人垂涎欲滴。游客可以在古城盡情品嘗肉粽、面線糊、海蠣煎等地方特色美食。食客何先生贊許道:“面線米粉芡、麥煎、醋豬腳,每一種都承載著泉州人記憶中的味道。”
此外,這里還活躍著一群熱情專業的古城講解員。他們對泉州的歷史文化了如指掌,能夠為游客深入淺出地講解景點、小吃、民俗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內涵,讓游客在欣賞美景、品嘗美食的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市區甲第巷“一茶書房”茶室主理人李以健也是“來去泉州”博客的主講人,每周二晚上7點半,茶室會舉行免費預約制的《文明之旅·泉州》分享會,讓游客跟隨老李的視角,深入了解泉州的歷史文化。茶室的夜游活動也是一大亮點。據李以健介紹,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致力于組織徒步清源山、夜游泉州城等不同的旅游項目,讓游客感受古城白天和黑夜的不同魅力。
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也有豐富的非遺表演活動。比如,到金魚巷的南音閣聆聽千年雅樂;泉州各地非遺快閃進古城活動常態化舉辦。
喝茶話仙感受市井煙火
閩南人愛茶,話仙更離不開茶,這點在泉州人的生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泉州有好茶,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茶等享譽海內外,泉州更有好故事讓你慢慢品。古城的茶空間成為越來越多游客喜愛的場所。
泉州古城諸多茶館是一個個體驗閩南文化的絕佳場所。游客不僅可以品香茗,還可以欣賞到德化瓷器和千年雅樂南音等,其裝修風格也頗具閩南特色。本月,在第七屆中國城市更新論壇上,泉州西街入選“2024城市新一線街區案例”。扎根于西街,以尊重傳統、重尋“老泉州”生活為基礎的美好生活造物社SUHULife作為街區運營的代表,前往北京領獎。其旗下的真水閑院隱匿于西街的喧囂之中,主理人蔡逸辰介紹道:“到了晚上,如果客人和我們聊得投機,我們甚至會邀請他們一起用餐或小酌。我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理想,通過與客人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創造出一個有人情味的空間。也希望讓來泉旅游的客人能真正體會閩南茶文化。”
踏入位于泉州中山路的茶桌仔Tea House,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店家虛擬出來的角色——“桌仔仙”,畫中的“桌仔仙”發髻輕斜,面帶和藹的笑容,手持茶壺,衣袍寬松,腳踏拖鞋,輕松自在。茶桌仔的“85后”主理人陳娟認為,“信俗文化和茶文化在閩南人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桌仔仙’和茶的組合,再加上花包、燭臺等各式傳統禮器,能讓年輕人更好地感受地方文化特色。”
特色展館窺見各地風采
各具特色的展館分布于泉州古城,游客們能通過它們深入了解本地文化。
“一走進安溪館就被濃濃的茶香吸引,這里展示的安溪特色元素很豐富,不僅能品嘗到正宗的安溪茶,還能學習到茶藝知識,體驗茶文化魅力。以后會經常帶朋友來泡茶學習。”市民王先生帶著外地朋友游覽位于市區金魚巷的安溪館后不禁感慨。安溪館是安溪縣政府在泉州古城設立的特色產業展示館,既展示了安溪鐵觀音的種植、制作過程,又有茶藝表演。
坐落于市區中山路的“中國白·德化瓷”官方旗艦店,一樓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德化白瓷產品,二樓則專注于陶瓷藝術展銷,展示了精美的陶瓷藝術品,還會不定期舉辦各類文創活動和研討會。
惠安非遺(泉州)古城驛站位于市區花巷新路埕3號,由惠安縣政府與老泉洲會客廳聯合打造,致力于推廣惠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優質產品。該展館的工作人員李國鳳表示,“走世遺 看非遺 體驗老泉洲”等文旅項目讓游客深入了解惠安文化特色,體驗惠女非遺服飾,品嘗地道的閩南家常美食,還能觀賞木偶戲和南音表演。”
泉州通遠閣海絲郵局·非遺傳承中心的工作人員徐寶花介紹,該中心的“海絲”文化主題展展示了以泉州和“海絲”為主題的郵資票品,已成為節假日游客的熱門去處。此外,該展館還陳列著泉港福船模型和德化陶瓷等展品,致力于打造展示泉州非遺風采的獨特窗口。
此外,游客在古城還能看到洛江區的妝糕人,臺商投資區的木雕、漆線雕等非遺精品。妝糕人色彩豐富、形態多樣,采用糯米粉等原料塑造出諸多充滿童趣的形象,頗受游客歡迎,特別受到小朋友的喜愛。木雕、漆線雕等工藝品,技藝精湛,令人贊嘆不已。
民宿酒店滿滿文化韻味
泉州古城,不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全球游客,更以其獨特的住宿體驗讓人心生向往。無論是酒店還是民宿,工作人員的熱情友好和周到服務,都讓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許多住宿場所還會提供一份精心制作的古城游覽攻略,幫助游客更高效地探索泉州的每一個角落,發現那些隱藏在小巷中的地道美食,確保游客的每一次出行都充滿驚喜和收獲。近日,來自東北黑龍江的游客趙先生夫婦分享了他們在泉州的住宿體驗:“泉州古城的住宿不僅僅是一夜的安眠,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在這里,每一位游客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留下難忘的回憶。”
泉州古城的住宿選擇多樣,從泉州酒店這樣的老牌星級酒店到舊館驛、西街行舍等特色民宿,都帶給游客難忘的旅游體驗。對于尋求更深入了解泉州文化的游客來說,古城內的特色民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民宿不僅靠近知名景點,地理位置優越,還特別設了高層觀景天臺,讓游客在欣賞古城全貌的同時,還能沉浸式體驗閩南古厝的韻味和老街巷的熱鬧。民宿內部的咖啡廳、茶室和花園也為游客提供了一個文藝氛圍濃厚的休憩空間。此外,古城內如今也有不少特色精品酒店。像由原鐘樓百貨改建的七栩鐘樓,就以其地理位置、歷史性和設計感等受到歡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