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西街的簪花女藝術裝置
府文廟祈福木牌
泉州的風景名勝通過開窗設計融入音樂盒之中
開元寺、府文廟、老君巖等文化地標被融入茶葉的包裝設計中
東西塔在設計師手中化身為可愛的“大東”“小西”
琳瑯滿目的滴水獸
“賽博抽簽關二爺”
萌趣十足的向陽獅
紅磚杯墊濃縮了眾多泉州文化元素
泉州晚報社立足國家級非遺蟳埔女民俗,推出了“蟳埔女阿香”系列文創。
石敢當舉“古厝”
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氣質的城市禮物,是留給游客的美好記憶,也是立體的城市名片、帶得走的城市形象。隨著文旅經濟的火爆,泉州文創也活力四射、創意迸發。萌趣向陽獅、泉州美景音樂盒、泉州元素冰箱貼……各種泉州味十足的文創產品成為游客們青睞的伴手禮,滿載著這座城市對八方來客的心意和新意。
世遺景點“活”起來
近年來,泉州積極開發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世界遺產景點文創產品,將原本靜態的觀光地轉變為充滿趣味的文創禮物。
“泉州元素手搖音樂盒”就是其中之一。售賣該款音樂盒的西街文創禮品店店主江裕鑫介紹稱,設計師巧妙地將泉州開元寺、真武廟、府文廟、老君巖等名勝古跡,通過開窗設計巧妙地融入音樂盒中。精致的圖案和文字描述讓消費者在聆聽美妙音樂的同時,也能領略泉州世界遺產景點的魅力。除了音樂盒,還有冰箱貼等設計演繹,銷量很不錯,“這類文創產品不僅吸引了游客的注意,也加深了人們對泉州文化遺產的認識和自豪感。”來到泉州,很多游客對復古鐺鐺車的閩南風印象頗深,紛紛乘坐體驗。“我們把鐺鐺車及其路線融入文具尺子中,制作出既實用又有趣的文創冰箱貼,深受游客喜愛。”江裕鑫說。
紙雕藝術的精妙之處,在于其每一刀每一剪的精細入微。古城另一家文創店推出了一款名為“立體紙雕標簽·東西塔”的伴手禮,以東西塔為靈感的便箋紙雕,化身為時間的記錄者——隨著日常使用,隨著每一張紙的逐次撕下,東西塔的完整形象逐漸浮現,于方寸之間,古塔巍然聳立。將其擺放在櫥柜中,也是很有氛圍感的擺設。游客安安對這款便箋紙雕贊不絕口:“這款多功能的便箋真的很實用,厚厚一疊,寫備忘、摘抄都很合適。小花紋用來裝飾手賬,完后放進收納盒,既可作為擺件,也可作為筆筒,做工精美,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
泮宮門樓和龍鯉獸是泉州府文廟祈福牌的主要設計元素,其靈感源自泮池中錦鯉的吉祥寓意。正音書院的工作人員陳先生一邊展示祈福木牌,一邊介紹說:“祈福木牌分為兩種款式,每款都附贈一支筆。木牌上刻畫著孔子的圣像和‘逢考必過’字樣,下方懸掛著刻有經文的銅鈴。微風輕拂時,銅鈴發出悅耳的響聲,為學子們送去祝福,祈愿他們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這次泉州之旅,我最大的收獲便是這家文創店的印章收藏。它們的設計獨具匠心,從海絲文化到閩南古建筑,每一款設計都別具一格。”來自廣東的游客老黃贊嘆道。鯉城區狀元街一家文創小店最近推出的“泉州通關文牒2.0”,吸引了不少游客。記者看到,店內不僅陳列著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點、創意套章、名人名言,以及各大宮殿、廟宇的吉祥語印章,還特別新增了“海天佛國”洛伽寺系列的建筑印章。為了盡可能地復原真實場景,所有印章圖案的底稿均由手工精心繪制。
店主表示,顧客在店內任意消費并自備筆記本,即可享受店內所有印章的加蓋服務。他認為,游客的創造力是無窮的,相同的印章,不同的組合,呈現出奇妙的效果,使得蓋章這件小事變得格外有趣。
信俗手辦“火”起來
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其民間信仰的多樣性引人注目。關二爺的忠義精神、媽祖的慈悲情懷,這些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泉州人的生活。隨著信俗手辦的興起,泉州特色民俗、信俗被更多人熟悉。
以關羽為原型的現代雕塑、紀念幣、郵票等文化創意產品,既保留了這位歷史人物的威嚴與正義感,還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元素,使得這一傳統形象更加生動。近期,市區一家香道文化館推出“賽博抽簽關二爺”手辦。手辦中的關公形象頭戴耳機、目光聚焦于手機,生動地捕捉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場景。據悉,這一手辦針對年輕人普遍存在的焦慮和精神壓力,設計了36個基于“王陽明心學”的簽文,并配備了一個NFC吊牌,實現了云抽簽“博杯”的互動功能。
以媽祖為原型的精致手辦,花樣更為豐富。設計師將媽祖的形象融入茶具、服飾、裝飾品等日常用品。從去年底開始在網絡上爆紅的天后宮“自動化求簽”,被網友親切地譽為“賽博朋克風求簽”,巧妙融合了民間“求簽”的儀式感,吸引了許多網友的興趣,紛紛跟帖表示想體驗一番。泉州的少林寺、清水巖等處也推出了各種小巧玲瓏的紀念品,讓游客在體驗信俗文化的同時,能夠將這份心意帶回家。
事實上,抽簽這一具有泉州味的生活儀式感不僅創作出禮品,也轉化為體驗方式。記者觀察到,在泉州一些店鋪只要客人進店,店主會邀請抽取一根簽,獲得專屬心情提示,增加在泉旅游的趣味性。
“泉州是座迷人的城市,值得游客們深入探索和多次回訪。”本市居民汪麗萍說。
在一次悠閑的漫步中,她偶然踏入了府文廟,發現了一個經營文創伴手禮的小店,為她帶來了意外的愉悅,“我被向陽獅的可愛深深吸引!那露著小虎牙的向陽獅在可愛中不失威嚴與正氣,實物更是引人入勝。”在閩南的深厚文化傳統里,風獅爺是勇敢與智慧的象征,它代表著驅逐邪惡、避兇化吉以及吉祥喜慶的寓意。向陽獅巧妙地將石獅子與花卉元素結合,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信息:“向陽而生,花開獅笑。”
非遺元素“傳”下去
泉州孕育了諸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梨園戲、高甲戲等傳統藝術形式,如今在泉州的街頭巷尾依舊生機勃勃,泉州的文創產品也巧妙地融合了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元素。例如,以泉州南音為靈感的音樂盒、泉州木偶戲的精致微縮模型,以及“泉州灣宋代海船”的復原船模等,旨在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讓人們對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深入的理解。
近日,在“泉州灣宋代海船”出土50周年暨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系列活動的啟動儀式上,來自泉州造船廠的退休工程師黃烏錐與其子黃東偉制作并捐贈的1∶10比例“泉州灣宋代海船”復原船模,成為眾多游客爭相合影的焦點。黃東偉表示,這艘船模嚴格按照宋元時期的福船建造方式和技藝進行復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除了水密隔艙技術,魚鱗搭接和多重船板等構造也是大型海船的關鍵特征。雖然這一復原船模目前還未轉化為文創品,但記者觀察到,在位于蘇廷玉故居的印記閩南非遺體驗館等場所,不僅有泉州福船材料包,現場還可以上體驗課程,讓小朋友手腦并用學習泉州文化。
來自浙江的文創品牌主理人陳女士認為,泉州是一個細節豐富、處處洋溢著文創氣息的地方。她特別強調,相較于市場上的工業流水線產品,自己更偏愛那些手工藝品,因為它們承載著溫度和時間的沉淀。
“我對閩南的紅磚古厝情有獨鐘”,她說,“泉州的磚雕,每一件都訴說著傳奇。”泉州的紅磚杯墊,絕非普通杯墊可比,它們宛如一系列精致的泉州風情微型畫卷,每一塊杯墊都蘊含著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故事,在西街商鋪里,就有很多款式的紅磚杯墊。其中有一款“燕尾脊,古韻悠揚”,中央那細膩雕刻的燕尾脊正是泉州傳統建筑的典型特征,代表著飛翔的夢想與家的溫馨;而另一塊“舞獅躍動,喜慶連綿”的杯墊上,栩栩如生的舞獅雕刻生動復現了泉州節日慶典時的熱鬧場景,傳遞著吉祥和歡樂的信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