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江安海端午特色習俗“水上捉鴨”活動上,外國游客沉浸式體驗新奇有趣的中國民俗活動。(莊麗祥 攝)
目前,54個國家的人員可以享受中國72小時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他們催熱了泉州入境游,并以親身經歷向世界講述真實的中國——
700多年前,環游世界的“背包客”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目睹刺桐港“東方第一大港”的風采。其游記掀起了整個西方世界對東方國度的熱烈向往。
歷史的指針轉過數百年,“China Travel”(中國游)又一次刷爆了世界社交平臺。截至本月,適用中國72小時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國家已達54個,外國游客來華越發便利。
在這股熱潮中,昔日的刺桐城、今天的世遺城市——泉州以燦爛的多元文化及現代化成就,吸引著現代“馬可·波羅”們。上半年,僅從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口岸入境的外國游客就達3.45萬人次,他們用鏡頭記錄下在泉親身經歷,讓世界看到了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中國。
英國小伙子“亞亞亞亞當”在泉州少林寺習武(視頻截圖)
高質量發展 入境游火爆的“流量密碼”
在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來自西班牙的Andy和朋友面對閩南古厝那抹純粹而深沉的紅、靈動華麗的燕尾脊,發出對東方建筑美學的贊嘆。
在泉州少林寺,英國小伙子“亞亞亞亞當”跟著武僧學習夢寐以求的Chinese Kungfu(中國功夫)。
在泉州中心市區,來自馬來西亞的郭春滿用手機上剛裝的軟件預約景點、打車,掃碼付費,驚嘆道:“中國的數字化程度非常高,人們的生活太方便了!”
連日來,走在泉州熱門景點和街頭巷尾,不時可見外國游客拍照留念,體驗中國文化。
泉州邊檢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口岸共查驗出入境人員26.33萬人次,同比增長119.5%,是2019年同期的49.9%,其中,外國旅客3.45萬人次。
外國人“泉州游”熱情高漲的背后,是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
開放合作的歷史潮流曾推動泉州走向“萬國來商的國際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這樣描述元代中國刺桐港:“商人、商貨聚積之多,幾難信有其事。”彼時的泉州,與100多個國家通商貿易,是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是世界旅游熱門城市,也是中國與世界文明對話窗口。
而今,中國免簽“朋友圈”擴容,對54個國家人員實施72小時或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陸續出臺,泉州的外國游客流量大了起來,“市井十洲人”盛景再現。
“最近幾個月,我每個月至少能接到3—5個外國團,這樣的情況在今年之前從未有過。”談起外國人來泉旅游熱潮,泉州天使旅行工作室創始人孫文婷滿面笑容:“這兩天,剛接了一個馬來西亞團隊,又幫來福建做外貿生意的歐洲客商安排了泉州兩日游線路。”
據悉,來泉州旅游的外國客人大概有三類,一是“探親+旅游”,二是“工作+旅游”,三是觀看與中國相關的短視頻和影視劇后來打卡的。
泉州的經濟發展實力為打造“世界海絲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強力支持。泉州外貿進出口表現搶眼,已與21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海外客商帶來的不僅是外貿進出口總額的增長,更有文旅市場的客流。東南亞華人來泉旅游熱情高漲,截至目前,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陸續恢復開通到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地航線。
祖籍晉江東石的78歲馬來西亞華人郭深淵對如今來華旅游的便利深有感觸。就在幾天前,移居馬來西亞53年的他回泉探親時,第一次帶回了兩位馬來西亞朋友。得益于中國對馬來西亞的免簽入境政策,兩位朋友“絲滑”入境,到泉州參觀了開元寺、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國潮泉州優品展示中心,體驗了泉州古老與新潮交織的韻味。“以前,每次回來都得提前兩三個月辦簽證,現在回祖籍地,已經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老人家感慨道。
外國媒體人記錄下泉州提線木偶非遺絕技(莊麗祥 攝)
縱覽多元文化 在泉州讀懂中國
中國廣闊的胸襟和開放的氣度,使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飽含著平等、有序、多元、包容的特質。這在以多元文化著稱的泉州尤為明顯,吸引著更多國際友人走進泉州,了解中國。
“……刺桐城,甚廣大……民性和平,喜愛舒適安逸,愛好自由。”《馬可·波羅游記》詳細記錄了這位旅行家在泉州的沉浸式體驗。7個世紀后,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式美好生活的深度體驗,仍是外國游客“中國行”的主要目的。
俄羅斯的短視頻博主金玉梅剛到泉州就迫不及待體驗簪花圍(莊麗祥 攝)
來自俄羅斯的短視頻博主金玉梅通過火爆全球的蟳埔女簪花圍認識了泉州。今年,她來泉親身感受這項“頂流美妝”,贊不絕口:“泉州現在是中國最火的城市之一,短視頻的簪花圍非常漂亮。在泉州親身體驗過才知道,它比視頻里更漂亮。”
“泉州行”讓金玉梅堅定了從事旅游業的決心,“將來,我想向俄羅斯人民推介泉州特色文化,帶更多俄羅斯人到泉州旅游。”當年,阿拉伯人攜異域花種遠航至刺桐港,把芬芳的花朵贈予蟳埔女,簪花圍由此而來。一頂簪花圍將文化交流的力量延續了千年。
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里,郭春滿被南音琵琶吸引著,他細細研究南琶的音階,折服于南音這項“中國音樂史的活化石”的魅力。“在馬來西亞,當地華人組建了不少南音社團。我還知道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南音社團,中國文化對世界具有巨大影響力。”
外國游客在德化游覽,愛上了泉州山水。(莊麗祥 攝)
外國游客愛上多元泉州,他們熱衷于游覽古跡,徒步清源山,在網紅景點打卡拍照,品嘗特色美食,華裔游客的“尋根”之旅熱度不斷攀升。不久前,全球著名旅游網站貓途鷹(中國)首席執行官劉驍舟來泉參加全球旅行商(福建)大會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旅游推介活動時介紹,2023年以來,泉州入境游熱度同比增長113%。據該網站預測,今年,泉州入境游業務將創下47%的增長。
短短一條涂門街上,關帝廟、清凈寺、府文廟“比鄰而居”;開元寺里,24尊木雕斗拱飛天和十六角形印度教石柱上雕刻的印度教神話圖案和諧共存……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諸多異域文明曾循“海上絲綢之路”踏浪而來,在泉州交融薈萃。時至今日,它們依然在這座千年古城中熠熠生輝,為外國游客“講解”中國文化。
如今,泉州街頭的外國游客越來越多了。(莊麗祥 攝)
打破刻板印象 中國式現代化成就令“老外”驚嘆
行走在泉州,映入眼簾的有悠久歷史文化古跡,也有共享單車、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高鐵。外國游客真切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就。
“寬敞舒適、安全高效、網絡及通話信號穩定,中國高鐵太棒了!”歐洲游客Richards就是一名“中國速度”的體驗者,“這太現代了!”
新加坡游客Alice Li通過微博發現了泉州,并策劃了一場泉州之旅。來泉州前,她特地做了一份“智慧旅游”攻略,在手機里下載了各種社交、支付、打車APP,移動支付APP已經綁定好銀行卡賬號,幾款打車軟件被“翻來覆去”地研究過,還學會了用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預約景點。“我們在一個數字化程度極高的國家旅行,最好學習一下在中國人看來習以為常的生活技能!”
在海外社交平臺的“China Travel”視頻中,逛超市與購物是熱度高居不下的主題之一,這里藏著數字化的“中國消費方式”,包括自助結賬柜臺的刷臉支付,無人商店里的掃碼購物,以及不斷前來超市取外賣的配送人員等。
博主“Alicia和Andy呀”是一對跨國夫婦,Alicia是泉州人,Andy來自西班牙。此前,他們發布的與泉州相關的視頻在全網收獲了超10萬的點贊量。本月,Andy的三位西班牙朋友來泉州旅游。中國超市最讓他們“震驚”,商品的種類多到超出想象,購物便捷化程度之高更是讓他們不停地拿著手機拍攝記錄。
泉州針對入境游難點的精準“智慧解鎖”方式,讓外國游客得以暢通無阻“打卡”各個景點。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智慧語音講解系統上線,用中文、英語、日語、韓語、閩南語講解22個世界遺產點;本地特色公交“小白”,招手即停,可以使用小程序預約車輛和支付車費。
安全、現代、干凈、好吃、熱情、善良,這是來泉外國游客為這座城市點贊的高頻詞。當年跨越大半個地球,從泉州被帶到意大利的瓷器“馬可·波羅罐”仍珍藏在圣馬可教堂中,如今,來華的外國旅行者用同樣驚艷的眼光看著其現代化的支付環境、多元多面的城市風貌和文化生活。
西班牙人Andy來到泉州后,學會了泡茶。(視頻截圖)
分享沉浸式體驗 從“聽說中國”到自發“講述中國”
來泉的旅游經歷大大超出了一般外國游客過去對中國的認知,當他們真切感受到以當代中國生活方式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時,用手機記錄所見所聞,與全球分享中國故事,便成了發自內心的舉動。這些海外博主的視頻帶動了更廣泛的來華旅游興趣,盛大的文化交流互動就此展開。
來自馬可·波羅故鄉意大利的博主“茉莉”常在Instagram和TikTok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分享“China Travel”的視頻。兒時,她在《馬可·波羅游記》里認識有著古老文明的中國,對中國充滿好奇。“如果你想要看到真實的中國,就必須親眼來看看。”茉莉來到了中國,來到了泉州,用視頻記錄下自己的親身感受,“這是不可思議的中國,有偉大的歷史,更有偉大的現代化。”
一條條由外國來華游客拍攝的中國視頻,打破了信息壁壘,為更多人帶去真實的、全新的關于中國的認知。“亞亞亞亞當”將開元寺大雄寶殿里72個獅身人面像拍進視頻里,向全世界的網友講述泉州文化的多元包容;“Alicia和Andy呀”的西班牙朋友在石獅永寧古衛城游覽時偶遇南音社團表演時,他們舉起手機將千年雅樂的魅力分享給從未來過中國的親友;Alice Li和全世界的年輕人一樣,喜歡打卡泉州的“網紅”景點,品嘗美味小吃,她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中國特色的新潮與煙火氣。
“中國泉州,我也想去!”在“China Travel”相關的視頻下,有不少這樣的留言。外國游客的視頻背后,是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不同價值觀的中國態度,是包容開放、友善熱情的泉州城市精神。外國友人通過短視頻看到了超乎想象的東方大國,并希望有機會來到泉州,來到中國,體驗中國式現代化的多元魅力。“謝謝這條視頻讓我真正了解了中國的魅力。如果有一天我能去中國,那一定是我的榮幸。”荷蘭網友“Ryan”在一條有關泉州的旅游視頻下表達了熱切向往。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曾經,來自各地的“市井十洲人”將刺桐城的美好傳播到全球各個角落;未來,泉州這座世遺之城也將以更加開放、友善的姿態邀請世界各地朋友。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愿意從“聽說中國”的人變成“講述中國”的人,成為可信、可愛、可敬的真實中國的見證者,成為推動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良性循環的參與者,在“China Travel”這條文化交流的紐帶上,書寫現代“馬可·波羅”游記。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