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在調試設備
盛夏時節,南安市立億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異常忙碌,企業技術人員正和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簡稱“泉州華中研究院”)的技術團隊通力配合,調試著一臺極柱銑削機。這臺智能化設備專門用于新能源鋰電池的加工,安裝調試后將發往寧德時代使用。
在新能源電池的生產制造或回收利用中,需要對電池正負極柱存留的殘渣進行銑削加工,這道工序以往依靠人工完成,配以輔助設備檢測加工后的清潔度。“如果清潔度不夠,須再退回做人力加工處理,如此反復,直到達到要求,這種方式效率低且良品率不高。”泉州華中研究院機器視覺研發部部長鐘治魁說,泉州華中研究院與立億德聯合研發的這款智能化極柱銑削機,“通過采用傳感器識別技術、機器視覺技術和數控技術,實現了對電池正負極柱的全自動化銑削加工。”
鐘治魁介紹,視覺技術的應用為極柱銑削機裝上了“眼睛”,通過視覺對電池正負極柱拍照、掃描,實現電芯極柱2D視覺讀碼,再通過3D視覺自動識別和補償位置信息,最終完成電池極柱精密加工,“視覺掃描精度達到0.03毫米,加工精度為0.05毫米”。研究院自主開發的數控系統則控制著整臺設備的作業流程,所有參數都可以在操作面板上預設,并實現生產數據可追溯管理。
“有了泉州華中研究院的幫助,我們接連開發出多款新能源電池加工設備,成功開辟了一項市場業務。”立億德總經理胡高尚告訴記者,相比傳統加工方式,極柱銑削機將生產效率提高數倍之多,而且良品率也提高到了96%,目前已向寧德時代供應6臺極柱銑削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