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流動義剪車,志愿者可以到山區和條件不便的基層提供服務。
流動義剪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志愿者在流動義剪車上為老人理發
“沒想到還可以在車子里理發。”昨日上午,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的老人們排著隊,在流動義剪車前等待理發。這部流動義剪車是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的首部流動義剪車,它為泉州市中保公益義剪服務隊的志愿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務條件。
小小義剪車功能齊全
這部流動義剪車的車身裝飾文字和圖案彰顯了身份的“特殊”。車頭位置寫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字樣,車子駕駛室門噴有“志愿服務”字樣,車廂側面是“從‘頭’開始 將平凡堅持到底”和“中保公益 暖心義剪”等字樣和志愿服務圖案。
記者上車看到,車內有兩個用于理發的座位,鏡子、剪刀、梳子、吹風機等理發工具一應俱全。座位旁邊還有一個躺式洗頭椅。泉州市助孤公益協會會長、泉州中保濟困公益慈善中心理事長莊德星告訴記者,車子蓄電池充滿有30度電,可以滿足一天義剪的用電量。凈水箱、廢水箱則可以儲存一噸凈水,用完后水流到廢水箱里。“如果理發的人多,車子一側遮陽傘可以展開,再提供兩個座位。”
據悉,流動義剪車在外省訂制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目前已經掛牌上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車內有洗手間、空調、小桌椅、電磁爐等設施,還有供志愿者休息的小床鋪。
打通志愿服務最后100米
據莊德星介紹,中保義剪志愿服務隊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全市各地設立14個義剪站,開展了800多期(次)志愿服務活動,為11萬多人次義剪,平日里定期不定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等提供上門義剪服務。有了流動義剪車,他們的義剪隊可以到山區和條件不便的基層提供服務,打通志愿服務最后100米,真正將服務送到有需要的老人、殘疾人“家門口”。
“為了更好地服務出行不便的老人們,我們與金龍街道積極探索服務社區新模式,充分篩選調動轄區公益資源,為中保濟困公益慈善中心與龍嶺社區搭建合作橋梁,讓流動義剪車開進龍嶺社區。”鯉城區委文明辦有關人士介紹說。
76歲的林秀霞阿婆是當天第一個上車理發的老人。中保公益義剪服務隊志愿者洪清良動作嫻熟,為林阿婆理發。林阿婆說,在春節前享受到義剪服務,可以“清清爽爽過個年”。
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有居民950多人,常住720人左右,其中60周歲老人有180多人。社區位于紫帽山東麓,到山腳下還有4公里左右的路程,山上沒有理發店,一些老人行動不便,有的好幾個月也沒有理過一次發。流動義剪車上山進社區,受到老人們的歡迎。社區和中保義剪志愿服務隊商量,計劃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立一個義剪站,每月定期提供義剪服務。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