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切實解決影響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當前,晉江正舉全市之力、聚要素資源推進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
作為省重點建設項目、泉州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位于晉江經濟開發區安東園的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項目今日開園試運營,將為晉江高質量發展開拓更大空間。
晉江經開區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航拍圖 (林勁峰 攝)
項目緣起
強鏈補鏈 留住本地優質產能
晉江紡織鞋服業發展于改革開放初期,現已成為晉江市第一大支柱產業。然而,與之產業鏈相配套的紡織后整理產業,晉江卻較為薄弱。數據調查顯示,目前,晉江有103家面料后整理加工企業,但布局分散、研發創新參差不齊、智能化不足,無法滿足晉江紡織鞋服業的發展需求。
“不少知名鞋服企業需要向外引進高端面料,晉江本地的一些高端面料需要送出去進行后整理工序的加工。”晉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許國鑫坦言,這成為晉江鞋服、紡織產業鏈需要盡快強鏈補鏈的重點,只有這樣才能全力留住本地優質產能。
圍繞補齊“高端面料”短板的目標,晉江統籌全市紡織產業整體布局,按照“特色集聚、鏈式發展、協同配合”原則,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其中,首個專業紡織面料后整理試點園區——晉江經開區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選址安東智能染整產業園。
據晉園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莊特強介紹,該項目采取“管委會+公司”“房東+股東”的模式,由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下屬國企(晉江智能裝備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投資建設,晉江市染整行業協會進行指導,紡織龍頭企業向興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向興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專業化的招商、運營、管理,既保證項目的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又能在產業需求、專業運營、優質服務方面得到保障。“面料后整理產業工藝眾多、流程復雜、對環保要求高,引進專業的第三方運營商,可以對建設管理、企業招商、項目運營和后期服務進行運營管理,更好培育駐園企業發展,加快紡織印染產業從‘制造’‘高耗’向‘智造’轉變、綠色轉型。”
而在晉江市染整行業協會會長、向興集團董事長黃再興看來,參與該微工業園的運營、管理,不僅是向興集團在業務上的拓展,更在于帶動晉江紡織染整產業提升核心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培育一批能夠進入全球鞋服品牌供應鏈的精品工廠,助力整個紡織印染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向興集團是紡織科研、織造、印染、后整理、銷售全產業鏈的行業領軍企業,能夠依托自身行業資源和專業優勢,為入駐企業提供資金、業務、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更專業地助力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發展面料研發、后整理、無水印染及其他相關產業。
建設風采
集約用地 1天“生長”1000平方米
據項目負責人朱冠銘介紹,在制定建設方案前,項目方針對紡織產業市場、工藝設備、后整理企業需求、園區運營模式、招商政策、廠房建筑設計等多個方向開展實地市場調研。同時,聘請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協助,從設計、招商、運營各角度進行規劃論證與運營分析并出具《市場調研報告》、《園區發展規劃》、《園區運營模式分析》報告。此外,組織各行業專家召開專題討論會,走訪全國各地的紡織后整理產業園、上下游市場及相關工業園區,對園區產業布局和發展模式進行規劃論證,還采用能耗管理系統等數字化管理平臺,將智能化、數字化應用到園區的整體建筑設計及運營工作當中。
“我們通過多方規劃論證及市場調研,結合現有場地布局以及后整理行業的工藝特點,制定‘垂直工廠’方案向空中要地,實現工業廠房多層化、高層化,大幅提高了工業用地容積率,有力促進了集約節約用地。”朱冠銘告訴記者,該項目用地面積100畝,共建設4棟5層高的標準廠房、2棟10層高的職工公寓、1棟10層高的企業辦公樓、1棟智慧立體倉庫、1座污水處理站、1座固廢倉庫以及輔助用房和相關配套設施。其中標準廠房建筑面積達13萬平方米,園區容積率可達2.45。
為推動項目快速落地,晉江經濟開發區積極與晉江市住建局等部門溝通協調,實行“樁基先行,容缺后補”的政策,于2022年7月9日正式開工,各建設班組采取三班倒、穿插作業等方式,全天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同時,該項目還科學制定獎勵辦法,對建設進度快、工程質量好的班組及時予以獎勵。自正式施工以來,該項目以1天平均1000平方米的“生長”進度,跑出了綜合產業園區建設的“晉江速度”。
招商進展
集群發展 建成全國特色示范產業園區
招與安,從來都是相輔相成。從近年來的招商洽談可見,不再是傳統補貼、土地等招商模式。能不能以最快速度幫助企業解決空間、審批、融資等瓶頸制約,是企業扎根的關鍵因素。
在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后整理企業標準化廠房幾乎是“量身定制”。1號、2號廠房的跨距達到12米,3號、4號廠房的跨距達到14米,層高也都在7米以上。電梯既可全層通達,也可獨立使用。進駐企業不僅能共享園區生產、辦公、生活等配套設施,也可按生產需求選擇標準廠房的面積大小。兩棟廠房之間,每層均有通道貫通,同層廠房最大面積可達1萬平方米;每層又按2個分區配備獨立水電、消防、供熱、電梯等設施,4棟廠房最多可分割出40個獨立分區。
除了“個性化”廠房,該項目更致力于構筑后整理產業生態。根據后整理產業的發展需求,園區配置了日處理能力10000噸、回用能力5000噸的污水處理設施,還將建設職工公寓、智慧立體倉庫、固廢倉庫等,并將指導入園企業引進智能能耗管控系統、智能驗布系統、后整理生產控制系統等,實現數智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打造“數字化和智能制造示范園區”與“綠色節能和低碳環保標準園區”。
工業園內,還引進了研發、檢測中心,滿足企業對新工藝、新產品的需求,并為入園企業搭建培訓教育、管理咨詢、金融法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協助企業快速成長,顯著提升競爭優勢,加快達到進入國際品牌供應鏈的硬件條件。
“我們很看好這個微工業園,意向入駐5000~10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目前,生產設備、原材料都已經在購置,希望能夠盡快進駐到園區里面。”蘇州福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振旺說,該工業園標準廠房的配置高,綠色低碳環保,辦公、宿舍、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也比較完善,對入駐企業來說,不僅省心還減少了投資資金。
以“開工即招商,竣工即投產”為目標,該項目在大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開展招商工作,提前儲備意向入駐企業,提前介入運營。“目前,已有二十多家后整理企業意向入駐園區。”項目運營總監莊榮志表示,隨著項目的正式投用,不僅有利于提升晉江及周邊地區高端面料自給率,還將驅動一批面料貿易商(布行)入駐,實現產銷互動協同、產業生態優化,打造以紡織后整理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努力建成全國紡織后整理特色示范產業園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