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國家創新型城市總結評估會上,泉州市和龍巖市順利通過評估,成為我省第二批國家創新型城市。
泉州網5月21日訊 (記者王樹帆 通訊員林昕)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國家創新型城市總結評估會上,泉州市和龍巖市順利通過評估,成為我省第二批國家創新型城市。
據悉,近三年來,泉州全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各項工作亮點頻現。
創新改革進入深水區。泉州充分發揮民營資本活躍和多區政策疊加優勢,在民營經濟綜合配套、人才管理體制、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策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118.5萬戶,同比上升25.7%。2017—2019年度全市人才發展指數居全省第一檔次,泉州、晉江入選科技部“百城計劃”。
創新動力持續增強。泉州全力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泉州片區建設,先后推出45項全國、全省首創的創新舉措,其中19項列入向全省推廣清單,總數位居全省首位。泉州國家高新產業園區“一區十園”2020年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向好,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430.65億元,增長7.27%。高水平建設時空科創基地,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成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三五”規劃的10個優先建設項目之一;高標準建設清源創新實驗室,是福建省首批授牌建設的4家省創新實驗室之一;先后引進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各類大院大所18家,累計引進培養各類科研人員近800名。
產業創新示范作用持續發揮。2019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同比增長27.6%,增幅全省第二。全市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37家,省科技小巨人領軍739家。全方位推廣“數控一代”應用,超50%、2500多家的規上企業參與智能化改造。
創新人才集聚效應凸顯。泉州大力推進人才總量倍增行動,人才資源總量達201.3萬人,引進高層次人才713人,培育349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引進支持39個高層次人才團隊。立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組建市級院士工作站22家,市級專家工作站50家。加快培育技能人才隊伍,獲評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個、市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86個。
創新合作先導項目有效推進。泉州著力促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2018年以來,立項開展國家、省、市對外(對臺)科技合作項目28項。促進中意“兩國雙園”、中印“兩城雙園”建設,落地設立閩臺青年文化產業創新創業基地、“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泉州分園區、國喬石化項目、臺資頤和醫院項目精準醫學中心、永春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果業)產業園等各類產業、項目。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