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今后五年,我市將大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實現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力量。
作為廣大職工的娘家,泉州市總工會把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作為服務發展的作為點,近年來大力實施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工程,通過百萬職工技能大賽、職工技術創新等活動,促進大批技能型人才脫穎而出,為泉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貢獻。這些技能型人才扎根一線,憑借對工作的熱愛和執著,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助力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市職工技能競賽優秀者的成才故事,共同領略“泉州工匠”的迷人風采,大力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陳淑華 陳起拓 陳清輝 李亮 文/圖
張美樅
能修的零件一定不更換
張美樅是泉州公交公司的一名維修班組長。隨著汽車制造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維修都以換代修,雖然省事,卻造成了企業運營成本的上升和資源的浪費。但張美樅一直堅持以修為主,為企業節省成本。
有一次,同一條公交線路,同一款車型的變速器老是出現難脫檔的現象。張美樅立即組織人員對變速器蓋進行解體檢查,發現是變速器蓋自鎖鎖孔座磨損。他隨即對其部件材質進行鑒定,并對孔座進行上套處理,使之符合技術標準。此次改進,不僅避免了變速器蓋的整體更換,還為企業節省了材料費數萬元。
汽車維修工作有一定風險。作為班組長,為確保工作安全無事故,張美樅把維修中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都做了警示標志,根據不同的作業情況強調注意事項。同時,為保證維修質量問題,他對修復的車輛實行最終檢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工作13年來,憑借一雙修舊革新的巧手,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項維修任務,在保障公司車輛設備及時、安全運行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為公司安全生產、創盈增效作出了貢獻。
黃海榕
一年巧縫百款衣
版型設計、面料處理、裁剪、開袋和車縫尺寸,每一道工藝都決定著一件服裝的最終品質,縫紉女工就在中間發揮著重要作用。
總是一臉淺笑的黃海榕1993年初中畢業后,就進入了制衣行業。心靈手巧的她很快能夠嫻熟地完成各種服裝制作。2013年,她進入盛克鞋服有限公司,當起一名樣衣縫紉工。樣衣室承擔著公司每年春夏、秋冬兩次新品訂貨會的樣衣制作任務,款式多,對制衣技術要求高,而且時間緊,十分考驗縫制工的技術和敬業精神。黃海榕總是從容應對,再復雜的款式到她手上,稍加摸索后也能做得盡善盡美。她告訴記者,自己對縫紉有種說不出的熱愛,覺得特別興趣。在這股熱情的驅使下,她對工作全身心投入,技術上不斷精益求精,是廠里公認的技術尖子。2015年8月,為了公司2016年春夏新品訂貨會,她和工友們夜以繼日、加班加點,既拼數量又趕質量,順利保障了訂貨會的召開。
在盛克樣衣室工作這些年,黃海榕平均每年縫制童裝款式100余款,成為名副其實的服裝縫紉能手,獲2015年全市童裝制作職工技能競賽第一名。
畢晨
不服輸的數控高級技工
1992年出生的畢晨發型張揚,臉上有著90后特有的酷勁。2010年,18歲的他從安徽老家來到九牧公司上班。剛入職,面對數控機器生澀難懂的編程代碼和繁雜操作流程,他著實犯愁。“青春不吃苦,要青春干什么?”畢晨骨子里不服輸的勁兒被激發了,他跟著有經驗的前輩認真苦學、苦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艱辛的學習使畢晨很快脫穎而出。從查代碼到背代碼,從接觸第1種系統到能靈活操作5種系統,在所有新入職的員工中,他是進步最快、技術最突出的。
通過十幾年的努力,畢晨從新手成長為一名數控高級技術工。學無止境,在平時工作中,他深入學習數控技術理論,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產實踐中,還將知識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班組的每一個人。如今,已是老師傅的他,帶出了20多名徒弟。徒弟們個個能獨立操作,部分編程人員已在外獨立發展。
在2015年的泉州市機械裝備制造行業職工技術競賽中,畢晨獲得數控車加工第一名的好成績。在公司內部,他也獲得滿滿的肯定,先后被記大功1次、小功2次、嘉獎25次。
鄭洪亮
樂當涂裝行業“老黃牛”
鄭洪亮是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的涂裝工。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在涂裝第一線。涂裝工作環境比較惡劣,憨厚的他做到了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把平凡的涂裝工作做得風生水起。
鄭洪亮平時注重學習,能熟練掌握涂裝要素,并留意涂裝行業最新動態,不斷促進工作。對一些空氣噴涂工藝效率低、涂裝利用率低和噴涂時漆霧大環境不友好的缺點,經分析研究后,他提出無氣、輔助氣噴涂方法,在工件外部質量有保證的前提下,極大地提高了噴涂效率和利用率。
噴涂質量關系產品美觀度,在部門經理、技術人員的指導幫助下,鄭洪亮不斷改進噴漆操作,嚴格控制噴涂過程中的產品教量,不放過任何瑕疵,為產品質量的穩定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司產品的一次交檢合格率,也從最初的85%提高到現在的99.5%以上。善于總結的他,還根據自身實踐,先后編寫了噴砂技術培訓、打磨除銹技能培訓、刮灰技能培訓、打膠技能培訓、噴漆技能培訓等多份公司涂裝人員培訓教材。
在2015年的泉州市化工涂料行業職工技術競賽中,鄭洪亮獲得金屬涂裝工第一名。
任達樹
經編機的全能手
在2015年的泉州市機械裝備制造行業職工技術競賽中,晉江佶龍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的任達樹在裝配鉗工比試中拔得頭籌。回想自己全市“有名”的原因時,任達樹卻一時記不起是哪項技能。因為,在紡織經編機床制造領域,從機床維修、設計,到生產制造、裝配,每個環節他都在行。
高中畢業的任達樹剛入職時,負責維修經編機臺。因技術扎實,被調去負責經編機臺的質量檢驗。沒多久,熱愛機械又好動腦筋的他屢有技術改造的好點子,于是進入經編機臺試制車間。此后他的技術改造之路一發不可收拾。先是對雙針床經編機成圈機構進行改進,解決了一直困擾同行業的提速與漏針問題,改善了織物品質;后是改善了雙針床主機的支撐,部分解決了主機在織造過程中因嚴重晃動而引起的紗路張力變化、漏針、運行速度等問題。此外,還改進了雙針床紗路、加工主機箱體工藝、主機內部偏心連桿部分的動平衡等等。
已是佶龍公司總檢的他深知,與先進國家的技術相比,我們的機械制造差距較大,必須不斷追趕,縮小差距。在他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該公司有些產品成功出口海外。
童福越
建筑行業的施工“妙人”
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童福越的工作經歷卻十分豐富。2013年,本科畢業的他進入中建海峽實習。勤奮好學、勇往直前的他很快就獨當一面,并于2015年獲全市建筑施工技術比賽施工第一名。
在泉州地區最高樓——泉州世貿中心A1地塊當施工員,是童福越的第一次工作體驗。他苦活累活搶著干,收獲了不少經驗。隨后調至晉江雙水灣項目擔任棟號長,那時有幢樓的兩層地下室靠近晉江大河,水量大,漏水嚴重。未曾做過堵漏工作的他主動請纓。通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最終將地下室的水給封死堵住。通過這件事,他領悟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2014年3月起,童福越在泉州和昌貿易中心擔任質量主管、技術負責人。該中心地處泉州鬧市區,周邊地理環境特殊。地下共有四層地下室,有35萬方的土方量要運走,但工期緊。童福越與同事們進行周密的前期策劃,運用新技術,僅用180天就將整個地下室結構施工完畢。此事成為公司乃至同行業超深地下室快速建造的一個范例。
思維創新、嚴格要求自己的童福越被評為泉州市建筑行業“十大技術標兵”。
黃雪明
漆線雕技女能手
黃雪明出生在臺商投資區張坂鎮。張坂鎮是全國著名的雕藝之鄉,擁有木雕、漆線雕、石雕、灰雕、磚雕等產業,涌現了一代又一代勤勞智慧的雕藝能人。從小受到漆線雕文化熏陶的她,對漆線雕技藝有著濃厚的興趣。15歲起,黃雪明就在木雕廠學習漆線雕技藝。
心靈手巧的黃雪明,通過吃苦耐勞、刻苦鉆研,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漆線雕技藝。創作時,她斂眉凝神、一絲不茍地對作品進行堆花、按金線、打干漆等各道工序,直至作品完成。看過她作品的人,都對她的精湛技術贊不絕口。它們有的厚重質樸,有的清新脫俗,有的唯美燦爛,件件巧奪天工。
黃雪明多次參加各級技能競賽和作品參展參評,均得到好成績。在2015年泉臺兩岸職工雕藝技能競賽中,黃雪明獲得漆線雕技藝第一名。擁有過硬專業技能的她,樂于傳授知識、技藝, 帶出了一批技術人才。
孫志聰
低調木匠嶄露頭角
去年11月份,在雕刻業界名不見經傳的孫志聰首次參加技能競賽活動,竟一舉獲得泉臺兩岸職工雕藝技能競賽的第一名。“僅一天多的時間,沒有深厚的雕刻刀功和藝術功底,根本做不出這么生動的作品。”專家們如是評價這件“以武入道”香樟木雕作品。此次嶄露頭角,讓低調的孫志聰被破格評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
事實上,富有繪畫天分的孫志聰自16歲拜師學藝,至今已從事雕刻20多年。從簡單的修光,到開臉、做手腳部,到復雜的設計造型,每一道木雕工序他都認真揣摩、練習、領悟。20多年來,孫志聰積攢了寶貴的雕藝經驗,創作了許多有意義的木雕作品,其中臺灣地區有數十座寺廟的木制佛像與他有關。如,臺灣南投縣的明善寺,一尊10米高的神像以及其他20多尊神像由孫志聰及其團隊歷時5年制作完成。市民較熟悉的南安鳳山寺廣澤尊王神像也出自他手。孫志聰十分守諾,答應客戶何時交付作品,即便通宵達旦也會準時交付。加上對工藝的精益求精,孫志聰備受客戶信賴。
王瓊蘭
主婦回歸職場變巧婦
惠安縣東嶺鎮的王瓊蘭是一名80后。結婚生子后,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她重新回歸職場,在匹克(中國)有限公司梭織部當車工。
在進廠初始的一年時間里,她嚴于律己,用汗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操作技術,在公司新工技術比賽和公司操運會初展風采。王瓊蘭認為,要說學習捷徑,那就是端正態度,培養學習興趣,用心去體會、揣摩技術,并持之以恒地磨練意志,鍛煉自己的能力。
通過自身的勤奮好學和老師傅的幫助,王瓊蘭摸索出了“快、靈、準”的操作技術,成為公司的技術操作尖子。她富有敬業精神,常對工友們說“是企業培養了我,我們就應該時刻為企業分擔責任,如果我們都不愿意帶徒 ,企業如何永續發展”。她以主人翁的責任感,感染、帶動身邊同事。在帶徒過程中,她嚴格授藝、嚴把質量和安全要領,并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和工作經驗悉心傳授。工作之余,王瓊蘭經常與工友探討工作難題,交流工作經驗,切磋技藝,積極為企業生產經營獻策。
在2015年泉州市服裝行業職工技能競賽中,王瓊蘭榮獲服裝制作(針織長褲)工種一等獎。
蘇昌泉
裝飾鑲貼的“金牌工人”
蘇昌泉是福建省桃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裝飾鑲貼工,老實憨厚、不善言談,一雙粗糙的大手散發著勞動者樸實的本質。然而,在行內,他卻是遠近聞名的裝飾鑲貼工“專家”。2015年2月,他被省總工會授予“金牌工人”榮譽稱號,同月被國家住建部授予“全國住房城鄉建設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在建筑與裝飾裝修行業,鑲貼工是唯一無法用機械替代的工種。一個好的鑲貼工,無疑等于是裝飾“美容師”。蘇昌泉2005年參與永春工商大廈的裝飾裝修工作,該工程被評為省優質工程閩江杯。2013年,永春電力大廈確定為創建國家優質工程獎魯班獎,他參與了該工程的裝修工作。為了保證工期和工程質量,蘇昌泉組織班組員工認真學習操作規范,對作業人員嚴格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不符合要求的全部拆下來重做,最后由他親自驗收,確保了工程質量,為工程最終驗收通過作出應有的貢獻。
由于他在技術上認真負責,公司推薦他參加2014年福建省“桃城杯”鑲貼工技能大賽,并在大賽中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在隨后的全國“中北華宇杯”技能大賽取得裝飾鑲貼工工種二等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