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江,只要說到消防員,沒有幾個人不知道白曉闖。作為消防部隊這個大家庭的驍勇戰士,他帶領戰友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的敬業精神深深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現為四級警士長的白曉闖1982年出生在河南禹州,2000年懷著對軍人的崇敬和對綠色生活的憧憬,應征入伍來到晉江消防大隊。2月13日,記者在晉江市消防大隊見到了這位80后消防戰士。
“從進入消防部隊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能打硬仗的精兵。”白曉闖有些羞澀地對記者說,他常提醒自己,只有強健的體魄和過硬的本領才能承擔得起重托。“消防員承擔著很多責任,大到地震、泥石流、洪水、交通事故,小到戒指卡住手指、摘馬蜂窩、居民忘帶鑰匙,都有消防戰士的身影。懸崖峭壁、高樓大廈、火海、冷庫,沒有消防戰士沒去過的地方。”
白曉闖從一名新兵成長為一名四級警士長,吃過的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坦言,來到晉江消防大隊以為很輕松,可3個月的新兵集訓,他差點當了逃兵。“沒吃到饅頭,讓我每天都覺得肚子沒吃飽,體能訓練更是要了我半條命。”白曉闖說,“但是,掛滿墻壁的各種榮譽證書和事跡展示令我震撼。”
從那以后,白曉闖開始為獲得榮譽而練。他沒有過人的天分,但卻有著驚人的毅力,每天早晨四點多鐘,他都會準時起床開始跑步訓練,或腳綁沙袋或身穿沙背心,一跑就是幾十公里,風雨無阻。皮磨破、腳打泡、汗水浸透衣襟,對白曉闖來說早已是不值一提的家常便飯。白曉闖練就的一身過硬本領,在各類災害事故處置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當遇到搶險救援,他總是沖鋒在一線,他帶領戰士先后成功處置了“7·25”潤達復合廠火災、紫帽“8·23”油罐火災、銀利大廈高層建筑火災、“2·20”恒強鞋廠重大火災、“10·17”磁灶民房坍塌事故、羅山街道銘興家具商場火災等事故。
“在‘6·12’鳳竹火災中,面對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巨大罐體,白曉闖沉著應戰,帶領我們控制火勢蔓延,后來他深入火場內部進行撲救,我也跟進去,大罐內一根油管突然爆炸,他反應非常快,一把把我推出好遠,他自己被飛濺的導熱油嚴重灼傷,幸好搶救及時。”消防戰士陳樹健說。
在“11·12”海綿復合廠火災中,白曉闖多次深入燃燒著熊熊烈火的建筑物里,搜救被困人員,先后救出8名被困群眾,并成功疏散20多人,因其突出表現榮立三等功。入伍15年,白曉闖共計救助被困群眾400多人,疏散被困群眾近千人,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
“在工作中他是嚴師,在生活中他是兄長、是親人。對待戰友,他細致耐心,手把手地傳授經驗。”2012年年底入伍的潘棟說,白曉闖在他的印象中,是一個無微不至、特別懂得關心人的老大哥。
潘棟說:“他最經常給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做這一行,如果不掌握應有的本領,延誤的是老百姓的生命,也是拿自己的命當兒戲。”
白曉闖家庭條件并不寬裕,卻一直堅持照顧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學生。有一次,他得知中隊附近有一名孤寡老人無人照顧。逢年過節,他就組織中隊官兵去看望,幫助老人打理家務,主動為老人捐錢捐物。每月還拿出部分津貼為敬老院的五保戶買生活用品。2012年2月,得知中隊與晉江青陽曉聰小學2名面臨失學的兒童結對幫困,白曉闖主動承擔了他們的學雜費和書本費。
近幾年,白曉闖先后榮獲“第四屆鄭忠華式的消防衛士”“全國公安消防部隊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面對榮譽,白曉闖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記者 魏桂蓮 通訊員 姚煜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