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呼吁
嚴把市場準入 維護舌尖上的安全
針對時下最流行的網絡外賣訂餐,福建省人大代表吳金程、泉州市政協委員陳篤恒,分別在省兩會、市兩會期間,提交了相關提案建議。
他們認為,目前的網絡訂餐全程都在網絡上進行,雖方便,但隱含的食品安全問題是群眾最為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目前,網絡上不少外賣沒有生產單位、地址、聯系電話、生產時間,存在很多隱患。對此,省人大代表吳金程建議,盡快出臺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制度,重點抓源頭治理,嚴把市場準入關,嚴格執行實名登記、證照核查及制作現場核查等程序和要求。強化執法監督,進一步明確責任單位和牽頭部門,切實加強對網上快餐的監督管理。采取日常性檢查與突擊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違法行為一經發現,立即采取措施,對違法企業等從嚴從重處理,加大違法“成本”,讓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肩負起社會責任。
陳篤恒建議,將網絡平臺上的餐飲商戶納入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訂餐網站或APP應對合作商戶進行審查登記并做好日常管理,提高合作商家的準入門檻;把好線上訂餐網站及申請商戶資格審查,落實線下餐館商戶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等證照,把好上網經營準入關。
■訂餐提醒
訂餐后 2小時內 食用最佳!
一、選擇正規的供餐單位。盡量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好的入網餐飲服務單位訂餐,對無證無照、證照信息不全或證照信息與實際不符的供餐單位要謹慎對待。樹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觀,對價格與同類產品相差過于懸殊的餐飲食品要保持警惕,切記“一分錢一分貨”。
二、建議大家選擇送餐距離較近,并可在短時間內送達的供餐單位。收到食品后,大家應先檢查餐食包裝是否清潔、完好,配送的食品是否變質或受到污染,并及時食用,確保從訂餐到收到加工食品的2小時內食用完畢,切勿長時間存放。
三、網絡訂餐時要保留好消費小票,交易記錄等相關憑證。市民如果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應及時舉報,可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部門在行動
貼上標簽 建立數據庫 提高商家透明度
據了解,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和相關配套法規在網絡食品經營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比如互聯網食品經營者先辦理營業執照才能申請食品經營許可,無實體門店經營的互聯網食品經營者不得申請所有食品制售項目以及散裝熟食銷售等。
針對現狀,泉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進一步落實第三方APP平臺的管理責任,嚴格督促第三方平臺履行實名登記和許可審查的義務。對拒不配合、多次整改仍不到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同時,商家的行為也將得到規范。目前,市場上部分網絡外賣存在無食品標簽的問題,市民往往找遍外賣的內外包裝,都看不到商家信息和產品信息,一旦發生問題無處維權。今后,食藥部門將規范網絡賣家行為,讓商家將加工時間、最佳食用時效、食材信息和商家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標識在外賣包裝上。
“希望商家敢于將廚房‘亮出來’,通過明廚亮灶、視頻直播等動態方式讓消費者看清食材的來源和食物的加工環境。”肖朝暉總監說。
另外,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將推動互聯網食品經營主體數據庫的建立。今后,市民只要上網,就能查詢到每一家網絡經營者的信息,是否曾經被投訴等不良信息將進行公示。
今后,專業的送餐配企業也需到部門備案,專業配送的管理將更加規范。
將推動網絡訂餐實現備案機制
目前,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福建省小餐飲核準許可管理辦法》,將推動更多有實體門店的經營者取得經營許可,并將其納入監管執法的視野。
另一方面,針對部分由于法律制度缺失,目前確實無法實施準入的經營主體,我市食藥部門將正視其行業發展的社會需求,在制度逐步完善的緩沖期內先從規范經營行為著手,探索無許可背景下的監管機制,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餐飲服務良好操作規范的宣傳培訓力度,有效提升經營者對食物中毒事件的防控能力和處置水平。
同時,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將積極推動符合我市實際情況的《互聯網食品經營備案管理辦法》出臺。以實現食品經營信息透明化為切入點,試點推行網絡餐飲服務標簽追溯制度,鼓勵經營者在產品頁面公示許可準入、日常量化等級、食品標簽等主體信息,指導企業引入“透明廚房”和二維碼追溯等技術手段推動社會監督。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