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億元到46億元,產業年總產值翻了近三番,這是“十一五”期末以來,我市“美麗事業”取得的發展成效。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出臺加快花卉產業發展的意見,從政策引導、資金補助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扶持,為花卉產業發展注入新機。
實現我省花卉新品種權保護零突破
一盆鮮切花,能夠為家居生活增添幾抹亮色。當前,鮮切花種植業在我市快速發展。
正在安溪湖頭推進的“退茶還花”工程,為昔日單調的茶山披上繽紛彩衣。目前,鮮切花基地建設規模已到200多畝,引種了繡球花、鶴望蘭、玫瑰、月季、觀賞葵花、千日紅、碗蓮等20多個鮮切花品種。藥用花卉也得到蓬勃發展。目前,我市鐵皮石斛、金線蓮、黃花遠志等藥用花卉種植面積已達5000多畝,年產值達5億元。鐵皮石斛、金線蓮種植面積位居全省第二。
此外,我市加快花卉新品種的創新研發,鼓勵臺灣花卉新品種的引進和自主創新研發,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累計引入臺灣花卉苗木品種535種(盆),培育的天南星科花燭屬“新星”等3個紅掌品種獲得國家農業部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成為我省首家獲得花卉新品種權保護的花卉企業。
擁有69家省市花卉生產示范基地
近年來,我市花卉設施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市設施花卉面積已達103萬平方米,逐步形成了以洛江、南安、永春等縣域為主的設施花卉產業鏈。
一批花卉基地的建設,為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搖籃。近兩年,我市新評選確認了48家市級花卉生產示范基地及24家花卉生產示范合作社,全市已擁有69家省、市級花卉生產示范基地。目前,花卉示范基地和專業合作示范社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產值占全市花卉總產值的40%以上。
與此同時,花卉產業的管理水平和營銷水平穩步提升。一批園林綠化施工企業集綠化大苗種植銷售、園林綠化、園林建筑、園林景觀工程規劃設施施工為一體,初步形成園林花卉特色產業鏈,產業年產值超過15億元。正在永春籌建的“鄉土苗木集散交易中心”,有望成為面向閩南區域的花卉苗木互聯網交易平臺。
成立全省首家花卉金融合作社
自《泉州市花卉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印發以來,我市連續兩年出臺扶持現代花卉產業和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把花卉發展專項資金列入市級財政預算。作為花卉產業行業主管部門,林業部門舉辦花卉生產專業技術培訓班,鼓勵創建專業合作社,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拓寬花卉產業流通渠道。
不僅如此,我市花卉產業發展的創新機制逐步成熟。南安金陽花卉園林成立了全省首家民生銀行花卉金融合作社,創新授信機制,解決了花農、個體、企業貸款難題;郵儲銀行永春支行推出“花卉專項貸款”,解決了花農長期以來季節性資金周轉難的問題。 □本報記者 朱娟娟 通訊員 蘇寶川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