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不愿意出去吃飯,怎么辦?掏出手機,網上訂餐!這樣時尚的吃飯就餐方式已經成為大多數寫字樓白領們的選擇。但記者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附近暗訪發現,這里的白領通過知名訂餐平臺“餓了么”訂購的快餐,有一部分來自清華水磨社區內的小作坊。這些小店不僅無任何經營手續,衛生條件也令人擔憂。
發現 “餓了么”送餐車 中午扎堆中關村
小劉是海淀區中關村一家大廈的保安。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他發現每天到中午吃飯時間,樓下都聚集了大量送餐電動車。這些電動車隨意地停放在馬路上,影響交通。小劉說,這些送餐人員的電動車雖然都統一印有“餓了么”標志,但送餐人員無統一服飾,參差不齊。“我一個老鄉就給他們送餐,聽我老鄉說,這些快餐店都是小作坊。”
10月10日中午,記者在中關村中鋼大廈東側馬路看到,20多輛送餐電動車停在馬路上,電動車車尾都放著一個40公分左右見方的小箱子。一個送餐人員一邊打電話,一邊從箱子內拿出塑料袋走進樓內。記者注意到,送餐人員沒有統一服飾。快餐盒和塑料袋也是普通的透明包裝,有些塑料袋看起來很像是超薄塑料袋。
通過多次跟蹤送餐電動車,記者發現,這些送餐人員給中關村的大廈送餐結束后,大量回到了清華西門北側的一條胡同內。
從10月中旬起,記者開始對清華西門北側的胡同進行探訪。這是一處外來人員聚集地,胡同最終通往一處叫作“水磨社區”的地方。穿過胡同上方拱形的“水磨社區”標志,胡同兩側大大小小的餐館有幾十家,經營的口味涵蓋了南北風味,從燒烤到麻辣燙,從黃燜雞米飯到烤鴨,品種很多。
在這條街上,最醒目的就是餐館招牌下方都搭配了“叫外賣?上餓了么!”這樣的藍色標志,同時在招牌燈箱上印有明顯的網址和二維碼。
胡同的中間位置,有一處公廁。公廁外散落著各種垃圾,污水滿地。經過這里的人們經常快速踮腳走路。盡管氣溫不高,但還是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兒。
而廁所的正對面,大概距離10米的位置就是一家小餐廳。站在餐廳門前,記者可以明顯聞到垃圾堆飄來的臭味。
記者隨后對這一區域走訪發現,四五條胡同內,匯集了大小餐館近50家。幾乎每家門前都停著送餐的電動車,其中大多數車后面都掛著印有藍色“餓了么”標志的送餐箱,也有個別送餐車上印著自己餐廳招牌或送餐公司名字。
經過在中午時段送餐高峰時統計,在餐廳門前停放和來往的送餐車輛有70多輛之多。
暗訪 邊玩手機邊炒菜 廚師還得管收錢
記者隨機挑選了幾家小餐廳進行了暗訪。這些餐廳招牌上均印有“餓了么”標志。
黃燜雞米飯,是現在年輕人喜歡的快餐之一。記者走進一家主要經營黃燜雞米飯的餐廳查看情況。餐廳的前廳放了三張桌子,屋子里擺放著“餓了么”和“美團”等網絡訂餐宣傳海報。
按照規定,營業執照、餐飲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等證照都要張貼在店鋪的醒目位置,便于檢查和監督,但在這家餐廳卻無法找到這些證照。
該店的前廳和后廚是套間格局,廚房的門上掛了一塊紗簾。后廚大概有七八平方米大小,黑黑的灶臺上雜亂地擺放著調料和炊具,一名女子正在廚房內玩手機,整個店內只有她一個人。10分鐘后,記者點的兩份黃燜雞米飯就已經做好打包。在等候的過程中,記者走進廚房內看到,炒菜的“廚師”正是剛才那位玩手機的女子。對于陌生人進入廚房,廚師并不在意,炒菜間隙,還不時看看手機。
付錢的時候,廚師直接從廚房出來,從褲子兜里拿出零錢找給記者,隨后又返回廚房繼續炒菜。
不一會兒,一名男子騎著電動車回到了店內。記者注意到,電動車車尾處也是放置了一個藍色送餐箱子,箱子上印有“餓了么”及“黃燜雞米飯”標志。
記者沿著胡同繼續向深處走,在胡同的拐角,看到一個“餃子”的招牌,這也是一家印有"餓了嗎"標志的店。不過,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這家所謂的餃子館根本沒有前廳,只有一個10多平方米的后廚,根本不具備堂食的條件。
洗菜、搟皮、包餃子和煮餃子,都在外間完成。煤氣罐則擺在了門外。
盡管當天室外陽光明媚,但屋內卻很黑。菜板上擺放了一個小盆,盆邊上沾滿了黑色污漬。盆里面已經看不清裝的是什么,交談中才得知原來是牛肉。
后廚內只有一個水池,洗手、洗菜、洗抹布都在這里完成,而水池臟得已經看不到原來的顏色,滿是污垢。
廚房內有三個人,但從搟皮到包餃子,都是一個人在忙活。餃子煮好后,一名男子讓記者挑選調料。
這些調料都被裝入小包裝袋里,有醋、辣椒油、醬油、臘八蒜,“這都是給網上訂餐準備的贈品和小料”。
調查 網店實景差別大 不傳執照也能開
記者發現探訪的幾家餐廳的菜品在網上的圖片都很漂亮。而看了網上的介紹后,再結合記者暗訪發現的情況,很難相信,網上精美的餃子就是在那樣昏暗、臟亂的環境下加工出來,最終流向寫字樓的。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網上商家介紹一欄,應該有商家提供的詳細地址和證照掃描件。但點開之后就會發現,內容明顯有漏洞。
比如商家地址,只寫明了清華水磨社區,根本無具體經營地址,也沒有商家電話。此外,按照規定該提交的證照掃描件,也都處于“上傳中”。雖然有的上傳了營業執照,但點開仔細查看就會發現,這些執照要么是別人家的營業執照,與實際經營地址和店名不符,要么干脆是外省市的營業執照掃描件。
實地吃過后 網購更安全
首先,在餐廳的選擇上。對于新開的店,要謹慎。點開后,沒有餐廳實景的店不要輕易下單。第二,不要怕麻煩,多瀏覽評論。第三,一定要點開商家介紹的證照一欄。不上傳的、不顯示的、顯示的和實際情況不一致的,多數都有問題。第四,平時,可以依據網上信息,去實地看看,必要時在店內吃一次。覺得沒問題后再在網上下單。(據《法制晚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