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未出現新發本地感染病例,已成功消除瘧疾
□泉州網-東南早報 記者 麥彬彬
屠呦呦、青蒿素、諾貝爾獎,這幾個字眼無疑成為當下最熱的詞匯。
10月5日,中國著名女醫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了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據悉,青蒿素是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然而,記者昨日走訪了解到,泉州的各大藥店、醫院均無此藥,這是為何?
泉州無諾獎好藥
藥店人員不知其為何物
昨日,記者走訪了泉州市區的各大藥房,問起“店里有沒有賣青蒿素”,大部分藥店咨詢醫藥導購師搖頭,說藥店里沒有這一藥物,更有不少醫藥導購師不知青蒿素為何物。
記者了解到泉州市第一醫院、福醫大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二院”)、180醫院等泉州主流醫院均無此藥物。二院一位外科醫生告訴記者,關于青蒿素,他只在醫學教科書及學校課堂上見過,到二院工作兩年有余,至今未聽聞過哪個科室用到該藥物。
泉州市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郭如意介紹,泉州早已消除瘧疾,目前所有的醫院、衛生院、診所、藥店均無此藥,僅市疾控中心備有此藥,“不要說藥店的人不知道青蒿素是什么,就連許多醫生也未必清楚,這主要是因為該藥物功勞太大了,它把絕大部分病人治好了,得瘧疾的人越來越少,知道該藥物的人也越來越少”。
14年未出現瘧疾
泉州通過瘧疾消除評估
郭如意介紹,瘧疾是瘧原蟲寄生于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蚊蟲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感染,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形瘧。據了解,瘧疾傳播快、易反復、流行因素復雜,曾于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傳播,致死率極高。
泉州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條件適宜瘧疾傳播,曾經是瘧疾高流行區。據了解,新中國成立以后,泉州市先后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70年代、90年代的3次瘧疾流行高峰。此后,經過幾代瘧防人員的不懈努力,發病率大幅度下降,自1997年起,泉州市瘧疾發病率一直控制在1/100000以下。
據悉,泉州市自2001年發現末例本地感染瘧疾病例以來,14年未出現新發本地感染病例,目前發現的病例都是輸入性病例(在國外或國內瘧疾流行區感染瘧疾后返回泉州)。出現輸入性病例時,衛生部門均能積極規范開展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確保不發生疫情擴散。
數月前,福建省衛計委組織考核評估組對泉州市消除瘧疾工作進行了全面的考核評估,認為泉州市已成功消除瘧疾。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